生活中,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經歷:
假期還剩沒幾天,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最后這幾天太珍貴了,還有好多事沒干完,趕緊來一個規劃。
想吃巧克力了,去超市買了好幾種口味的,回家后看著一堆零食,全然沒有一開始特想吃的欲望。慢慢的消耗吧,到最后,還剩沒幾顆的時候,又開始懷念擁有一堆巧克力的時光,這幾顆,可不能一口氣吃完,得慢慢品。
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一堆瑣事,有多久,沒有關注我們的身體情況了,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父母了,又有多久沒有帶孩子出去走走了,這些重要的事情是不是一直被隱藏了起來?
最近手頭比較緊張,銀行卡里的錢只減不增。恰好剛才有個推銷高利貸的打騷擾電話說利息不高,可以分期償還,你很心動,借個萬兒八千的對生活好像沒有什么太大影響,以后慢慢還就是了。后來你發現這筆小錢還起來很費力,你不得不在多個借貸平臺拆東墻補西墻,日子越來越難過。
這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常態出現的原因在《稀缺》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所有的這些心理和行為的產生都歸因于一種“窮人思維”––稀缺心態。
不單是因為缺錢才叫窮,缺時間,缺技能,缺方法,缺有效社交都叫“窮”。
這本書由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埃爾德·沙菲爾合力完成,后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稀缺不是客觀上的物質稀缺,而指一種會讓人產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態。
稀缺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完成任務,帶來專注紅利,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爆發出高度的注意力,讓我們高產出地工作。
雖然稀缺短期內能夠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長時間處在稀缺心態中,會把一個人拖向貧窮,進入一個匱乏的惡性循環。稀缺心態有哪些危害呢?
一、稀缺會導致管窺效應
面對稀缺,我們通常會把注意力放在緊急的事情上,那些重要的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事情很容易讓我們忽略。
比如,2017年計劃中,我給自己安排了三件很重要的事情,健身、寫作和不定期旅行。
事實上,我每天都被工作上的緊急事情和帶娃的瑣碎事情弄得憔悴不堪,健身?遙遙無期!寫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旅行?半年只組織了一次!
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總會安慰自己:等完成手頭的事情吧,等孩子睡著了吧,等放假的時候吧。這些等待最后都變成無限期的拖延。所以,我還是那個心寬體胖,精神萎靡的樣子,沒有絲毫改變。
2. 稀缺會導致借用
稀缺會導致一個人習慣性地透支未來的資源,長期來看,借用會讓一個人更加匱乏。
很多朋友羨慕美國人超前消費的生活方式,殊不知,真正碰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很多美國人連2000美元都拿不出。
有多少錢花多少錢,沒有了想辦法掙,最好不要借用。借的時候容易,還的時候難。因為我們往往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才會逼迫自己,恨不能什么辦法都可以。當困難期一過,人就會松懈下來,錢該花的一分都不會少,消費習慣可不好改變!最后要還錢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一分也沒存下,錢還是不夠用。
有人說,千萬不能借高利貸,借了,離破產就不遠了!
時間也經常被借用,這周的工作沒有做完要拖到下一周,下周的事再拖到下下周,一直拖會長期處在稀缺狀態里,讓人徹底忽視時間管理、精力管理等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3. 稀缺會導致沒有余閑
余閑就是我們剩余下來的、沒有利用上的時間和空間。窮人為什么感覺生活特別累,是因為權衡的思維過程太多,導致沒有余閑。
書中舉了一個這樣的案例:
有一家醫院共有32間手術室,每年接待3萬多次手術,手術室經常不夠用。為了應付突發性手術,醫院就要將安排好的手術往后推遲,醫生每天做手術都是在補上個禮拜留下的、沒做完的手術,整個醫院就一直處在一種緊急的稀缺狀態。
找了一名顧問咨詢,他建議留出一間備用手術室,專門用來應對突發性的手術,結果醫院的手術的接診率上漲了5%,手術失誤率也是大幅下降。
手術室的稀缺并不是空間的稀缺,而是沒有能力用現有的手術室來處理緊急情況。這種狀態和負債累累的窮人特別像,窮人的抗風險能力特別低,容易進入稀缺狀態。
這點特別像《我決定簡單生活》作者的極簡主義觀點。作者說,自從過上極簡生活,最直接的變化是生活時間變多了,他省去了購物的時間,省去了關注垃圾信息的時間,省去了翻找東西的時間,連打包搬家都達到了“說走就走”的境界。與此同時,他擁有了充裕的時間去放空,去思考自己人生。
4. 稀缺會引發帶寬的不足
帶寬是我們的計算能力、關注能力、決策能力、執行能力和抵制誘惑能力的統稱。
作者說,我們平時最多只能關注七件事,如果超過了七件事就會引起帶寬負擔。而窮人之所以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帶寬不足,他們通常會忽視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實驗結果發現,美國的窮人普遍更胖,他們也不怎么讓孩子接受教育,不會去買保險,也不會打疫苗,不會定期儲蓄,更不會投資。這些事對他們來說不是不重要,而是窮人每天遇到的事情占據了大多數的帶寬,沒有精力去關注長期來說很重要的事。
我們普通人更關心怎樣做才能擺脫稀缺心態,向“富人”看齊,過我們最想過的人生。
1. 節約帶寬
減少日常生活中需要做決定的瑣事,不要為了省錢去浪費大把的時間,不要老想著自己缺的東西,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2. 留有余閑
掙得再少也要留一小部分出來投資,可以定期儲蓄,也可以投資在學習上,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認知水平,盡量不要透支、不要借用,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借高利貸。時間上再緊張也不要透支未來的時間,當天的工作當天完成,時刻要記得未來還有未來的事情要做。如果工作中存在拖拉的問題,可以嘗試將工作時間表整體前移,迫使自己在最后期限到來前,調動起全部熱情和精力。如果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那么可以把手表的時間調快10分鐘,確保自己抓緊時間行動起來。
記住,別把自己的工作排得太滿,按時的休息是讓自己保持持續高效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3. 設置提醒
可以在理財APP上設置自動劃款,避免因為忙碌而忘記。健身的時間可以通過鬧鐘來提醒,避免忽視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知道了以上三點并堅持下去,我們離“富人”不會遙遠。堅持,堅持,堅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