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自信從何而來?從自律來。
前華人首富李嘉誠,以自律自稱,作息時間非常有名,不論幾點睡覺,在清晨5:59分鬧鈴響起就起床,隨后讀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后去辦公室開始工作。
數(shù)十年如一日,這種自律近乎自虐,影響力很牛的人必定很出色,自虐或虐他。
一個能,管住嘴邁開腿,堅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自律,決定了你的執(zhí)行力,也決定了你是否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自律的結(jié)果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比如,早睡早起,讓我從最初的不舒服,到現(xiàn)在的每天6:30就可以自然醒,早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多出了一個多小時,可以從容不迫的吃早餐,可以錯開擁擠的上班早高峰,從而午飯的質(zhì)量更高,晚飯吃的更少,睡眠更踏實,保持一個更好的心態(tài)。
等身體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自律,讓我們能夠享受世界中好的一面。
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不是被欲望主宰,而是自我主宰,只有自我主宰才會獲得自由。
40年前,心理學(xué)家米切爾做了"棉花糖"試驗召集了幼兒園的孩子,讓他們待在一個房間里,房間的桌上放著一些棉花糖或者是餅干。
他告訴小朋友們:"他會離開一小會兒,桌上的零食可以吃掉也可以;如果有小朋友能等他回來的話就可以得到雙倍的糖果或餅干。"
教授離開后,有的小朋友一分鐘也等不及就吃掉了零食,而有些則可以等上20分鐘獲得了雙倍的獎勵。
這個實驗的有趣之處在于,孩子們長大之后的表現(xiàn)。
1981年參加過棉花糖實驗的653名孩子,都已經(jīng)進(jìn)入了高中,教授給他們的父母和老師發(fā)去了調(diào)查問卷。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擅長等待的孩子,普遍更有行為問題,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家里都是如此,他們的成績較差,不擅長應(yīng)對壓力環(huán)境,注意力不集中,交不到朋友。而能夠等待20分鐘的孩子,比只能夠等待30秒的孩子成績平均高出了200多分。
別以為這樣就結(jié)束了,試驗還在進(jìn)行當(dāng)中。
在孩子們進(jìn)入而立之年以后,兩撥孩子也出現(xiàn)了明顯不一樣的表現(xiàn)。
那些不擅長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體重超標(biāo),甚至沾染毒品。而擅長等待的則普遍獲得了更大的成就,身材更苗條,家庭更和睦。
有些人總覺得,人總得有輕松地生活態(tài)度,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愛干嘛干嘛,畢竟人生苦短。但年歲漸長會發(fā)現(xiàn)這樣是不對的。
在一本書中這樣寫道:最主要的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核心都在于缺乏自我控制。
自律就是把自律意識融入血液中,像遙控器一般,到點自然而然的就做了。
跑步,看書,早睡早起......堅持,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