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 ? 誦讀杜甫詩過200余篇,至《旅夜抒懷》,默念之不盡,乃自書之,又閉目而誦,淚幾涌出。杜工部之心態已書盡。
《旅夜書懷》
? ?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 ?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來自百度感謝作者
? ? ? 老杜之詩,此前頗合于起承轉合之理。詩題為《旅夜抒懷》,所抒者何?末句托出也。
首聯為起。
?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細草也,危檣也,不可徑言系老杜自況,而以細、危喻此時之處境與心境也。
細草,故微風亦能動之。危檣,故臨黑夜而益驚悚也。
頷聯為承。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以細草之微、危檣之孤,而臨于宇宙之大、江流之永,益增其孤且微也,
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于極困頓中自有一種悲涼、一種從容生出。
頸聯為轉。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景已極則返于心,老杜一生所求者,一為功,二為名。
名豈文章著,文章好又有何用,所謂名滿天下者,又豈以文章為首。所謂功者,為工部于嚴武幕府,因老病辭去。
今生至此,無功無名,無財無依,正所謂一無所有,萬般皆空,加之棲于水上,前后無著,更增虛無之感。
尾聯點題為合,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懷抱所在,因其無依,故得以憑虛,因其自信,故能立于天地間,如一沙鷗然。
飄飄者,一見其飄逸,二見其孤苦,皆工部此時心境也。
來自網絡感謝作者
工部于鷗甚關心,由來親近,如“自來自去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今人眼中燕最吉祥,為入宅之賓,而杜甫單以鷗為親近。燕有興衰之感,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鷗則有出塵之喻,如古即有鷗鷺忘機之意象。
索之于百度,又有《鷗》詩,發揚此意:
江浦寒鷗戲,無他亦自饒。
卻思翻玉羽,隨意點春苗。
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幾群滄海上,清影日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