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樣,我在樓下小區里蕩秋千。不一會兒,走來一對父子。父親看起來40多歲,身高不高,有明顯的啤酒肚。兒子看上去是初中生,比父親高出一個頭甚至更多,瘦長瘦長的。父子倆站在一起像一個“10”。
兒子走到一個高高的架子前,把書包放到旁邊的石凳子上。父親說,“上那個最高的,做兩個。”
兒子搓搓手,然后雙腳腿躍,雙臂同時向上伸展,雙手捉住了架子的最高處。他掛在上面約莫兩分鐘,垂直落下來。
父親指著矮一點的架子說,上這一個。
同樣的動作,兒子掛在了上面。稍停片刻,他卡是做引體向上。長長的手臂把整個身體向上牽引,頭、肩膀、胸部跟著向上,瞬間就超過了手部。他臉部有些猙獰,看起來,這個動作并不容易。做完一個,又做了一個。
父親說,“好了,下來吧。”
兒子從上面下來,拿起書包。父子倆交流著離開了。
這不是我第一看到他們。兒子每次都做引體向上,每次都不多,2個或3個。因為天黑,我看不清男孩兒的手臂是否有清晰的肌肉線條。我相信應該是有的。
這也許就是堅持的意義和日更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