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這個行當里也有些時日了,前幾日碰到一個久未見面的朋友,被問起:“你從事什么工作?”不經意的告訴對方“運營”。可是當別人問的再深入一些“運營是做什么的呢?”,突然發現自己做了好多年的工作,竟然沒有辦法區分清楚,好像和市場有關;又好像和產品關聯;又帶有服務性質。于是就激發了久違的求知欲,打算好好的把運營這門大課理清楚。
運營是什么?
相比銷售類工作,運營是一個需要長線的工作,它無法做到短期變現,而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累積;其次運營是一套組合拳,非單個招式就能KO對方。所以它需要在不同的招式間轉化,從而達到最大效果。最后不同的公司性質、業務形態、發展階段對運營的要求各不相同,往往都需要靈活應變,但是要注意,用的多、用的新不一定是最好的,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按照我的理解淺談一下運營與她的小伙伴們的區別:
運營與產品
在互聯網公司里一直有一句話:產品是生孩子,運營是養孩子。從這句話就不難看出,產品和運營是密不可分的,誰離開了誰孩子都無法生存下去。產品更多的是抓住需求,創造長期價值;而運營是面向用戶,創造短期價值;舉例來說,比如手上有一框蘋果,運營更多的是馬上包裝蘋果,策劃促銷活動,吸引更多的賣家,從而把蘋果高價賣出去,創造短期價值;而產品更關注的是蘋果樹,如何能把蘋果樹種的更好,通過改良肥料,修剪樹枝,讓蘋果樹能更高產,從而達到長期價值。
運營與市場
運營要做的是激發用戶能購買或者使用產品,并通過不斷的策略讓用戶能持續使用;而市場更多的是為平臺、產品拓展品牌的形象和知名度,從而讓用戶能買的放心,用的安心。還是舉蘋果的例子,運營可以通過各種廣告投放渠道吸引別人來買蘋果;而市場要做的是告訴別人這個蘋果是大品牌,汁多味甜,天然無污染。
運營需要做什么呢?
目前的互聯網企業中,運營主要包含了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和內容運營。其他的還包括了渠道運營、新媒體運營、社群運營等。不同的運營涉及的工作內容不一樣,考核的指標也不一樣。那么多運營的種類,我們應該怎么選擇搭配提升戰斗力呢?
根據產品屬性選擇
傳統產品:注重交易和轉化,講究的是變現。基本運營手段以營銷和銷售為導向,注重的是快速一次性的成交。所以面對這類產品,往往需要加入營銷和推廣,一切都圍繞著營銷漏斗展開,常常關注的指標包括展現量、點擊量、瀏覽量、跳出率、轉化率,交易量、交易金額、ROI等。
互聯網產品:更關注的是用戶的維系。基本的運營手段以拉新、留存、防流失為主。所以在日常運營中會加入活動策劃、內容制造、會員等級建立、用戶分層等方式。常常關注的指標包括了新增用戶數、活躍用戶數、次日留存用戶數、流失用戶數等。
根據產品的發展階段
初創階段:這類產品需要做的是引入種子用戶,運營需要針對這類種子用戶做好用戶維系工作。所以運營工作更多的是偏向于話題的營造、策劃活動,引起種子用戶的互動,從而提升種子用戶的活躍度和產品使用率,搜集建議意見,幫助產品短期快速迭代更新。
成長階段:這個階段已經過了初創時期,需要做的是引流,通過運營的手段引流,幫助產品成長,所以運營手段也會加入引流的階段,比如新媒體,論壇等。當然隨著用戶群的快速增長,也一定伴隨著用戶流失。所以運營中還需要加入留存方式。
成熟階段:這個階段的用戶,除了與成長階段的用戶一樣關注引流、仿流失以外,還需要不斷促活,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依賴感。
總結:所有的運營工作都是互通的,都是可以組合搭配的。最強的運營不在于用了多少運營手段,而是在于達到好處,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