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錯過了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西貝|
我覺得自己是個被歲月遺忘的人。
應該說,我和歲月彼此嗤之以鼻。
當知乎上討論“如何評價《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風頭已經過去好久好久,我才想得起來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在深夜,一邊過電影,一邊看知乎上的紛紛議論,被一堆戳心窩的話刺痛,仿佛被人翻尋到深深隱藏,不知結痂了多少次的傷口,被熱騰騰地呼了一口暖氣——“看!原來你的傷口和我的一樣。”多么矯情,多么矯揉造作!可我確確實實為別人的“感同身受”深深地觸動,鍵盤邊那堆高高壘起的鼻涕紙就是最好的證明,盡管,我向來不屑于用“感同身受”這個詞。
?
我們所有擁有的迷茫、孤獨、陰郁、絕望,并不僅僅發生在我自己一個人身上,上帝似乎不僅拋出了一個“墨魚球”,幸運地只砸到了你,而是拋出了千千萬萬個,數以億計,太多我們無法相見更或者對面不識的人,無一能夠幸免。
上帝讓你失戀,似乎你的前任過得也不咋地;上帝讓你失意,似乎那些比你幸運一些的朋友,也正憂于各自的煩惱,應對生活和工作捉襟見肘,只是面子上總要好看,冠冕堂皇起來便少不了華麗的言語,得體的裝束,豐盛的排場來掩飾真實生活平淡無奇、百無聊賴的空曠;內心深處四下無人、荒原如野的寂寥。人總在活給別人看的時候,才知道如何才能拼命美好。而也只有在美好的時候,才會想要活給別人看。
我錯過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想如果能夠遇見這部電影早一點,我該會遇見怎樣的生活……里面有一句話令人感觸頗深——生活就是這樣,不知道是哪個齒輪轉錯,后面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樣了。大概意思是這樣……
大多數中國人,至少是中國平凡百姓的子女都是這樣,不斷升學、考試,畢業后工作、買車買房、結婚生子、過上辛勤平凡而相對平靜的一生。不知道在哪個生命的十字路口,遇到了誰,被誰“度化”,或者是被誰“耽誤”,往后的生命可能就全然不同。
如果松子在做中學老師時沒有遇見阿龍,那么,她的人生是否會相對平靜一點?但反過來想,如果學生偷錢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松子身上,是發生在別的老師身上,或許,根本對別人的人生造不成多大的影響,歸結根源在松子自身的人格上。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正常處理世事的能力,盡管電影站在藝術的高度有太多夸張的成分,但放在生活,你亦是無法理解松子處理事件的方式,因為你沒有穿著她穿的鞋,走她走來的路。
生在有一個天生生理疾病妹妹的家庭,父親只看到了外在身體有健康缺陷的妹妹,而忽略了肢體健康內心卻逐漸扭曲生長、需要以扮鬼臉的方式才能討得父親歡心的姐姐。這讓我不禁想起《茶花女》中的一段經典段落——你們同情見不到陽光的瞎子,同情聽不到大自然聲響的聾子,同情不能用聲音來表達自己思想的啞巴;但是,在一種虛假的所謂廉恥的借口下,你們卻不愿意同情這種心靈上的瞎子,靈魂上的聾子和良心上的啞巴。
而成年后的松子就是那個心靈和靈魂早已經聾啞的盲者,不斷渴望著愛,為了愛從不吝惜自己的尊嚴,只要有愛,便一定會緊緊地鎖住。沒有獨自站立的能力,不能忍受一個人的寂寥和孤獨,只要可以依附著別人,哪怕被鄙視、被毆打也心甘情愿。兩個狼狽的人互相攙扶著走,總比一個人獨行的好。終于,在電影的最后,我終于看到了她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再渴望愛了。
“弱者總在遭受苦難的時候,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更或者說,這原本就是人性本身?;貧w到太宰治文學(弱者的文學)上就可以很好理解: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活得正常的資格——并不是每個人都真的具備獨自堅強和站立的能力——比起死,更不容易的是活——而活著,本身就足夠了不起。
電影的臺詞在現在的我來看,有些許老套。但老套并不意味著不對,并不意味著不適用,我之前說過,如果人能把自己聽過的真理用進生活,體面的東西終究會來。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說,人活在世上,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侗幌訔壍乃勺拥囊簧防镎f,上帝既是愛,寬恕不可寬恕之人,并愛他,這就是愛。
感謝這部電影展現的人的一生會如此鬧劇而又悲劇地展開,但它傳達給觀者的卻是一種廣者的氣魄?!?/p>
即使沒有錢,但你并不能為此讓自己失去享受生命的能力;即使物質不夠豐盈,但你一定要讓自己精神圓滿,你要去讀書,去寫字,去與人交往;即使生活充滿悲劇,沒有一件事遂自己心愿,但是你依舊可以活下去,可能是盡力地活下去。盡管,這可能是無聊的一生。你要愛,并且相信愛,抓住生命里任何一道光。你要原諒別人,甚至是原諒自己。
我想即便是我有幸能夠很早遇見這部電影,該經歷的事興許還是無法一一幸免。一步棋子走錯,可能是運氣的問題,但接連好幾步棋子走錯,是否應該承認一下,不僅是能力的問題,更可能是人格的問題——我缺乏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的能力,只會不停地犯錯。
王家衛說: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一切摧殘,想通了這一點,任何事情都能泰然處之。好好活著,拿好手里的資本,享受你能享受的人生,如果活給別人看能讓自己快樂,那就活給別人看,如果自己獨來獨往覺得安逸自在翩翩然,那就獨來獨往。生命有一百種存在的方式,只怕你不敢選擇呢!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卻唯恐這一生,我不僅對不起別人,我連自己都對不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