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部電影,之前也看過同一個導演拍的《告白》,當時愛死了電影里那種酣暢淋漓的報復和壓抑色調,莫名觸動到無以復加。
這個導演,真的是天才,我當時這么覺得。
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也是這樣,但和《告白》又不同。
這部電影,你看完就會一直盯著直到字幕結束,你的眼淚啊鼻涕啊總是在剛有一點點的時候收回去,但是腦子里突突跳著的神經還是什么東西卻像是放進燒窯的玻璃胚子,一點點透明起來,嘩啦一下就碎了。
你不知道碎掉的是什么,你會覺得很可惜,還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暴躁,但是,怎么說呢,就是那種邊悲傷著的純凈的愉悅,卻是為凄慘而笑出聲來,就像是松子的人生一樣。
“生而為人,對不起。”
這是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寫到過的句子,當時覺得真是黑暗,是我無法理解,但又是可以接觸的世界,但是用到這部電影里了,卻成了甚至無法哭出聲來的悲傷。
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松子的一生,有時候會打開一下彈幕,看著別人的評價從眼前飄過,有看過好幾遍的告訴我們松子為什么會這么做,也有第一遍看的人覺得松子就是自作自受。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松子,但我不明白,她有那么多次機會可以改變一生,卻永遠去選那個最差的。
故意的。
第一個讓我哭出聲來的是作家在火車前轉頭朝松子露出微笑的鏡頭。
作家酗酒,沒靈感時就暴打松子,花松子要來的錢,活在小小的六疊半公寓里整天不知所想不知所云。
但是這樣被欺凌著的松子,卻是笑得最美的,和家里斷絕了關系,但她還是笑著。
我總覺得作家是松子愛上的所有男人中最愛松子的那一個了。
他那么邋遢,長得也不俊秀,和我想象中的太宰真是差得太遠,但是在火車前他回過頭來的微笑,讓我悚然一驚,一股戰栗從尾椎直沖大腦。
那是怎樣的笑容啊,比起深情更多的是無可奈何,比起松子對那作家的無私更多的是想要解脫的自私,但是那又是很美的笑容,驚心動魄四個字足以。
作家在自殺前給松子留下一句話——“生而為人,對不起。”太宰治的名言。
在看《人間失格》時我就想要自負地說我很懂這句話,但是卻永遠無法用語言形容出來,看到這句話的感覺就像是聞到了插在破碎的窗檐上的玻璃渣子的味道。
有灰塵吸入你的鼻翼,你想要打噴嚏,沒想到卻哭出聲來。
現在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還能想起在轟鳴聲和鐵軌相互摩擦的聲音中,雨夜里刺眼的燈光下作家斷裂的腳上從襪子破洞里露出原形的大腳趾,和他已經支離破碎的身體不一樣,又光潔又飽滿。
我不覺得惡心,但下意識犯嘔。
第二個鏡頭是在松子回家后看父親的日記。
這是整部電影中我哭得最傷心的一個鏡頭,松子認為只愛妹妹的父親,在松子離開后,在自己死前的三個月里,每一天每一天的日記最后都提到松子。
“還沒有松子的聯絡。”
“還沒有松子的聯絡。”
……
還沒有松子的聯絡。
我無法否認,父親愛松子的方式錯了,他差別太大的愛讓松子的童年蒙上一層陰影,這陰影組成了她被嫌棄的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源頭,是罪魁禍首。
松子直到長大成人,都喜歡用滑稽的鬼臉來得到父親一個笑容的施舍,她只有這樣才能從病弱的妹妹那里分來父親,哪怕僅僅只有一個笑容。
在電影的最后,松子回顧她的一生時,她朝著父親微笑,沒有鬼臉,但父親也露出了笑容。
他欠這個笑容欠了太久了,這個笑容來得太晚了。
第三個鏡頭就是松子死去的時候。
已經臃腫不堪的松子不再漂亮,不再整潔,不再時時刻刻微笑著。她是那么愛花的一個人,無論住在什么地方,都總是要花來陪伴著,她最喜歡的是表達愛意的玫瑰。
但最后的最后,倒在草坪上靜靜死去的松子,沒有玫瑰相襯,身邊的卻是一簇簇的雛菊,是又潔白,又小,又卑微的花兒。
松子最后是被幾個中學生用球棒打死的,被同伴鼓動著沖向前來,“嘭”的一聲打在松子的后腦勺上,然后又是“砰”的一聲打在松子倒在地上的身體上。
那時候的松子,再次唱起歌來,和兒時一個人坐在醫院走廊里一樣,和指揮學生們合唱一樣,和在酒吧和夜場為眼含情欲的男人們唱歌一樣。
所有她愛過的人都唱起歌來,從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身份,卻好像懷著同樣的心情,讓松子感覺自己終于正被愛著。
那么大的草坪,只有松子的身邊有花,單單為她開著。
松子的一生真的是足夠讓人嫌棄的一生,有好多人在評論里都覺得松子有病,明明可以有那么多挽回的機會,卻非要選擇最差的,明明有那么多對她好的人,卻非要跟著下地獄的人在一起。
在我看來,無論是兒時父親的冷漠,還是偷錢的學生阿龍的否認都不是松子悲劇一生的開端,松子的悲劇在于,她愛得太用力了,又是那么用力地想要被人愛著。
這一點從松子和佐伯老師初次約會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才第一次熟悉對方,她就把自己全部掏空了,她掏出自己的回憶,掏出自己的心,掏出自己的情感,全部放在那個僅僅表露出一點點友好的人面前。
后來那么多次都是那樣,誰稍微展示了一下善意和好感,她就不要命地沖過去,一股腦兒地把自己當成愛的祭品奉獻到那個人面前,心懷惡意的人會利用她,真正愛她的人會害怕,因為她的愛太用力了,對污濁又復雜的世界來說太殘忍。
松子的一生就像是玻璃,總是透過自己來看別人,但是因為太透明了,別人要么忽視她,要么被反射出的刺眼光芒而灼傷眼睛,辱罵出聲。
像是愛著松子的阿龍,阿龍對松子說了一句“我永遠和松子在一起。”,黑幫交易還是賣身陪酒,一起赴死還是在監獄外等他出來,松子全部毫無怨言地做到,她就像是藤蔓,只有攀附著哪個人才能活下去。
無厘頭又很諷刺的是,無論是妹妹還是閨蜜,真正對她好,能夠拯救她的人,她都重重地推開。
盛放著松子骨灰的箱子是純白的,就像是松子純白的一生。
她因為一個學生而開始墮落,又因為一群學生而死,可以說,她是被純真殺死的。
臨死前不久,松子在墻上寫“生而為人,對不起”,一遍又一遍,有很多次,她在被拋棄在被傷害后都問:“為什么?”,沒有人回答她。
“生而為人,對不起。”,這就像是答案了。
明明和你們那么不一樣,但還是為人,對不起。
她連自己為什么會成為人都不知道,只是麻木地活下去,為愛活下去而已,但是卻毫不迷茫。
這一點,真是讓人又可惜,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