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煩惱?
·需要做一份PPT或展示,可是怎么做都不滿意。
·搬新家了,很興奮地買了一堆家具,可是最后卻不滿意。
·有了很多有意思的靈感,準備寫文章了,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
很多人跟你說,你就是太追求完美,結果事沒做好,心情也不好,想開點,將就點,就沒那么多煩惱了。
可是在完美主義者的心里,“不將就”是他們的人生信仰,為了不將就,于是:
·不滿意PPT,就去學習制作PPT。
·不滿意新家,就去學習家居設計。
·不滿意自己的寫作,就去學習寫作。
可是,這只有一小部分完美主義者能做到的,因此他們成為了名家、網紅……還有絕大部分完美主義者因此變成了拖延癥患者。無論是心靈雞湯亦或是專家講座都在勸我們凡是不要太完美,能湊合就湊合。這種勸告是沒有用的,因為一旦剝奪了完美主義“不將就”的人生信條,他們生活的意義又何在了呢?
所以,這個怪圈來了,完美主義者凡是追求完美,這也是他們成功成才的動力,但絕大多數完美主義者做不到,是因為凡是追求完美,就會耗費大量精力、智力……比如學PPT,完美主義要學就要學透,各種的動畫、高端效果都要學,學設計就要事無巨細學習,學寫作一樣各種套路和手法都要學,傷不起啊。而且一旦其中有一個小項目突破不了,完美主義就會認為自己白學了。于是乎,為了避免自己不受到傷害,干脆什么都不干了,拖,拖到最后時刻隨便做一下,心里也有理由說服自己:是因為時間不夠罷了。
這就是完美主義的窘境,就像陷入了一個怪圈:明明內心是想每件事做到,但事實卻是怎么都做不到自己內心的預期,于是就干脆不做這件事,一直往后拖。
在我看來,完美主義不是壞東西,不需要改變,只需要有方法成就完美主義。而且成就的方式很簡單,只有一招,三個字:不過三。我先解釋,再看實例。
解釋:
1、事不過三。這個概念并不新鮮,在時間管理的課程里面經常有提到,一個人再厲害一天也只能吃6個青蛙(做6件重要的事情)。我曾經試過用清單計劃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會感覺充實,但是持續1周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我的完美主義在作祟:一旦我某天沒做好計劃,我就偏離了這個軌道,干脆就不干算了。所以,事不過三的事,并不是你計劃自己要做的事,而是你覺得有意義,做了讓你感覺幸福的事。
小結:一天只做不超過三件有意義的事,一周只有不超過三件讓你感覺幸福的事。
2、色不過三。這是具體操作層面,特別是設計宣傳層面。基本每個人都會做一些設計宣傳的事情,比如做PPT、自己家的擺設設計、穿衣搭配……所有和設計宣傳相關的事情都有顏色的要素,把握好色不過三這個要素就會讓你完美成就自己的完美主義。因為色不過三會讓人感覺簡潔、大方,感覺很舒服。而且色不過三又是很容易做到的。完美主義是特別在意秩序的,不超過三種顏色也會讓完美主義特別好管理。
小結:所有的設計、搭配的顏色都不要超過三種。
3、思不過三。論語中有著: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也就是說,對一件事情的思考和判斷不超過3次,孔子說,其實如果拿不準,再思考一遍就可以決斷了。完美主義者經常犯的錯誤就是總在評估將要做的事情自己能否做得完美,而只要對這件事情的思考超過三遍,基本就不會去做了,因為基本是做不到完美的,最可怕的是,沒去做了,完美主義還會去想這件事:要是我去做了,會不會好點呢?所以,對于完美主義者,考慮一定不要超過三次,第三次就是一定要做決定的一次,做,就現在開始,不做,就再也不去想這件事了。
小結:考慮一定不要超過三次,第三次時一定要做決定。
實例:
作為一位資深的完美主義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成就我的完美主義并且享受它的吧。
1、事不過三
以前的我,經常很忙碌,看似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總感覺很焦慮空虛。我放棄對自己的計劃,轉而每時每刻提醒自己,每天只做好1件事,并且享受這件事給我帶來的喜悅就夠了。比如每天做一個小課件。如果做好了,感受完喜悅了,再做第二件,第三件。三件都做好了,不再往下做。不過一般是只完成1件事是最好的。每周也是,只做好不超過三件讓我感覺喜悅的事,比如在簡書寫一篇文章。我一般是1-2周一篇,一定不會1周超過3篇的。這種對自己的暗示反而讓我的行動力變得很強,每件事情都能做得很完美。
2、色不過三
這就有很多要分享的啦,我現在所有的設計都是按照它來的,并且有出乎意料的滿意感。
這是我在學校設計的心理輔導室(一個角落),現在是小朋友們最愛來的地方。每當看到孩子們走進來,眼睛放著光驚嘆:“好漂亮啊!”的時候,我都會非常滿足。主色調就三種顏色:原木色、灰黑色和白色。這不僅讓我滿意自己的作品,而且省去了我大量的時間。在某寶把所有相關顏色的家具篩選出來再在里面挑選就OK了。
再看看為什么有人做的PPT簡潔大方,有人做的PPT花花綠綠貌似很美,但是讓人感覺很亂很花?原因也是這樣的。主色調,3個足以。你也許會說3個會不會太單調,絕對不會嘛。比如深綠、綠色、淺綠都算是一個色調。這樣下來就很豐富了。
3、思不過三
這一點對我的幫助最大。任何事情,考慮2遍是最好的,如果實在重大,最多也不超過3遍。現在我的生活因為這個心理暗示,變得額外簡潔而高效。做還是不做,不是個問題,想一遍,不行,再想一遍,就決定做還是不做。不做,就不管后不后悔了,因為馬上又有一件新的事情等著我去決定做還是不做。
結語:每個人都在說完美主義者不幸福,一定不要有完美主義情結。這無疑為完美主義者增添了更多的煩惱。我想,完美主義不僅不應該被舍棄,還應該發揚。發揚完美主義有一個絕招,就是:不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