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暖暖蒔光電臺,我是Danny。我是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認證指導師的培訓學員。傳播幸福的科學讓你們收獲幸福與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鐘,期待能夠與你幸福相遇。
在中國很有意思,有兩個稱呼一直伴隨著我們長大,大部分人會占用其中一個!一個是“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是“不爭氣的自己家的孩子”,你會是哪一個呢?
那些經常被父母認為不夠爭氣的孩子,他們長大后會因此變得更上進,更完美了嗎?當因為某次考試成績不夠理想而被扣上“不聰明,不是學習的料”的標簽后,他們會認為反正自己不夠聰明,所以就破罐子破摔,放棄再去努力了!
當他們長大后,面對那些好的學習和晉升機會,他們都會直接繞開,因為害怕競爭而不去爭取。他們早在小時候就認定了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認為自己并不夠格去擁有這些機會!
而那些在聚光燈照耀下長大的別人家的孩子們,又變成怎樣了呢?
某些孩子也許會功成名就,但一想到考試或者工作中的競爭有可能面臨失敗,他們會陷入極度焦慮甚至失眠的狀態!
他們太害怕失去勝利的光環了,因為從小,他們就認為只有一直保持完美才可以獲得父母和他人的關注和喜愛,失敗對他們而言太可怕了!
你們知道嗎?在美國最頂級的學府哈佛大學,那些世界上最優秀的孩子們的自殺率是美國同齡人的4-5倍,甚至有學生坦言:“如果讓我去面對失敗,還不如讓我去死!”
完美主義讓一個人宛如高空上走鋼絲,連呼吸都要慎重,這種情況下又怎么敢大步前行呢?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完美主義當中呢?你可以從以下的五個維度去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某種程度上的完美主義:
1、猶豫遲疑
你做事的時候會不會特別的猶豫不決,思前想后顧慮很多而拖延著不敢去行動呢?
2、害怕失敗
事情都還沒有開始,你會不會下意識地開始擔心結果并在腦海中勾畫失敗的場景,然后讓自己陷入焦慮和恐懼中,失敗對你而言是災難性的。
3、過度謹慎仔細
在工作或生活當中,你做事會謹小慎微,甚至有點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的感覺!哪怕一些對大局,大方向沒有太大影響的地方,也會反復檢查修改,因此做事效率變得特別低!
4、過度計劃和控制
你認為任何事情都需要在自己的計劃掌控當中,一旦發現現實與計劃的狀態不符就會暴跳如雷,感覺很焦慮,完全無法靈活地去根據現實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為。
5、訂立極高的目標和標準
完美主義讓你非得成為最好,最優秀的人,凡事都想要爭第一,如果不是第一,不做到最好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如果以上五點的表現,你居然有4-5條,那么你可能屬于比較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了。
沒有人會喜歡失敗,討厭失敗是本能也會讓我們事前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去完成目標??墒侨绻^度恐懼失敗反而會讓我們停滯不前,也失去了讓自己成長進步的機會!
完美主義會讓我們更容易陷入抑郁、焦慮的狀態,遠離幸福!
完美主義內心其實追求的是成功,可是偏偏事與愿違!不敢冒險、做事拖延、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從失敗中學習,這些行為反而讓我們與成功漸行漸遠!
壓力與我們工作質量的關系是一個倒U型的曲線圖!前一期節目當中,我們談過壓力對于自律水平的影響,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擁有激情和提升效率,但是過大的壓力反而讓大腦的狀態處于抑制、不被激活的狀態。這會讓我們無法進入工作狀態,最終影響了我們的工作表現。
比完美主義更好的是成為一位最優主義者!最優主義就是在當下的環境和條件下,用有限的資源完成到足夠好就可以,而不是一定要最好!
最優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的區別是什么呢?
第一,完美主義者不接受波折,他們認為成功的路上是一路坦途,直線上升的;最優主義者認為邁向成功是螺旋式前進的,過程中會有起起落落,但會逐步接近成功!
第二,完美主義者僅僅關注和在意結果,而最優主義者會同時關注努力的過程和結果!
第三,完美主義者會害怕失敗,而最優主義者會擁抱失敗,并從失敗中學習和成長!
第四,完美主義者認為事情非黑即白,要么成功要么失敗,無法靈活應對實際挑戰;而最優主義者能夠看到同一件事情的多面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和應對,變通著方法最終達成目標。
第五,完美主義者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反饋,認為是對方在挑刺或者是對自我價值的否定;而最優主義者認為別人對自己的反饋是在幫助自己更好的修正,獲得進步和接近成功!
第六,完美主義者更容易去挑剔自己,也會挑剔別人的缺點;而最優主義更懂得去欣賞他人的優點。
第七,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因此對他人也會很苛刻;而最優主義者對自己和他人都比較寬容。
奧美廣告公司的文案女王“林桂芝”曾經談到過一次招聘的經歷,她發現一個人大學時期的成績很有意思,有些科目是特別優異,有些僅僅剛過60分的樣子,她準備不錄取他,但又有點猶豫,就讓一個工作人員打電話給他。
工作人員回來后就告訴林桂芝:“我們還是決定錄用他,原來他已經想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方向,對于相關的重要科目他會全力以赴,對于那些必須要通過但相關性不大的科目他就采取了及格就好的策略。他們認為這個人很有自己的思考,懂得取舍并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
最后的確那個人在工作上的表現特別優異,因為他懂得把80%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剩余20%的時間用在另外80%的不重要的事情上。
這就是最優主義者對比完美主義者更勝一籌的地方!
著名的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有一段很經典的廣告就叫《失敗》,他在里面是這樣說的:“在我的籃球生涯中,投籃不中的次數超過了9000次,我輸掉的比賽超過300場;有26次我確定可以拿下比賽,卻在最后時刻,沒有投中關鍵的一球,因而我輸掉了比賽。我的一生不斷地失敗、失敗,再失敗,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p>
愛迪生因為發明電燈,一生中至少失敗了一萬次,但是他說:“我沒有失敗了一萬次,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p>
因此,你有多快地去行動,去擁抱失敗并在失敗中學習和成長,你就能多接近你想要的成功!
這里推薦你們做一個擁抱失敗的小練習:
寫下一個讓你覺得自己很失敗的事情,描述一下你當時的感受,然后再寫下你現在對這件事的感受。
思考一下:
1、過了一段時間后,你對這件事的看法有沒有發生改變?
2、這次經歷讓你獲得了怎樣的經驗和教訓呢?
3、你能不能想到這件事為你帶來的好處呢?
4、做完以后再感受一下,這會不會讓你這次經歷變得很有價值?
希望這個小練習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擁抱失敗,從中獲益!
這里是暖暖蒔光電臺,我是Danny。
再優秀的能力,再偉大的愿景如果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發揮和采取行動,會讓一切都等于零!成功都是在失敗中不斷修正,不斷成長逐漸接近的。
在《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中,我記得富爸爸曾經告誡作者一句話:“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成功,那只是因為你失敗的次數還不夠多!”
我們并不需要追求完美,我們需要追求的是終身成長!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期待你的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