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龍生九子不成龍? 各有所好
? ? ? ? ? ? ? ? ——《玉芝堂談薈》
文:筠心? ? ? 圖:網絡(郎世寧花鳥圖冊)
?? 皇太極工于心計
努爾哈赤的小福晉德因澤舉報,說大妃阿巴亥經常送點心給代善,八成兩人有一腿。此事幕后指使即皇太極。若努爾哈赤信以為真,首先大妃與代善要倒霉,跟著大妃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也要受到牽連。這么一來,皇太極立馬少了四個汗位競爭者。
可惜,結果不遂人愿。只有代善名譽受損,大妃母子依舊恩寵不衰。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逼大妃殉葬,說此乃大汗遺言??蓱z年幼的多爾袞兄弟仨,失去了母親的庇護,力量大大削弱。
對外也是如此。明朝薊遼總督袁崇煥牢牢守住寧遠城,皇太極久攻不下。明的不行,干脆來暗的,使出反間計。偏偏疑心病重的崇禎皇帝上了當,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將袁崇煥寸寸磔刑。一百多年后,精力旺盛兼愛管閑事的乾隆深夜讀明史,感嘆之余,替崇禎帝給袁崇煥平了反。
再有,皇太極的攻心計——幫洪承疇披衣,一聲:“先生得無冷乎?”令對方直呼:“真命世之主也!”可笑明朝那邊,以為洪早已英勇就義,大搞設壇祭祀。消息傳來,這教崇禎帝情何以堪?
?? 睿親王胸有大局
除了皇太極,努爾哈赤的兒子中,最出色的要數多爾袞。只是,他的運氣始終欠些,兩次與寶座失之交臂。父親去世時,多爾袞才十四歲,沒能耐與人一較高下,倒也罷了;只是第二次,三十一歲的他羽翼豐滿,軍功赫赫,卻拱手讓與六歲的福臨,實在說不過去。
這到底是為什么?1643年,中華大地上三股政治勢力——日暮西山的明皇朝、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東北少數民族政權清。此時,多爾袞若與皇太極長子豪格為皇位之爭火并,那么,清軍內部將發生分裂,問鼎中原的夢想極有可能破滅。因此,多爾袞采取了一個折中辦法。
第二年,借著幫明朝皇帝報仇,多爾袞率領大軍,進入北京。鼠目寸光的阿濟格想著搶掠一把,將皇宮燒了,照舊回盛京去。被弟弟多爾袞攔住,說咱們就在這兒住下了。
代善被封為禮親王,因為身為大貝勒的他禮讓汗位于皇太極;多爾袞被封為睿親王,“睿”指聰明。其實,多爾袞何止是聰明!
?? 四阿哥為人輕率
“朕于阿哥等,留心視之已久。四阿哥為人輕率,七阿哥賦性魯鈍。朕意已決,爾等勿得再請?!边@段話出自《康熙起居注冊》,當眾大臣上疏,請求加封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為郡王時,康熙給出的意見。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真是這樣嗎?看雍正上臺后,銳意進取,實施改革,不可謂不快!只是,凡老爸信任的,我皆不取焉,打擊面之廣,一時人心惶惶。兄弟們自不必說,江寧織造曹家,主編《古今圖書集成》的陳夢雷,甚至內務府造辦小臣趙昌,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總也有個度。
對年羹堯的態度,也沒一貫性。好時,掏心掏肺,恨不得同穿一條褲。比如:“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令天下后世,欽慕流涎,就是矣?!睈罆r,年妃死去才一個多月,羅列九十二條大罪,命其自盡。
但“輕率”有時也導致“果斷”。與孝莊太后感情深厚的康熙,居然奶奶去世近四十年,遲遲未將其下葬。而雍正登基才三年,便營造昭西陵,讓她老人家入土為安。至于圈禁已久的廢太子胤礽,封其子為郡王,命分府居住。令康熙頭痛的難題,就這么三下五除二地被解決了!
?? 誠親王學者風度
受奶奶孝莊太后影響,康熙與西方耶穌會士交往密切,并且他本人對西方天文、地理、數學,有著濃厚興趣。只可惜,他的接班人鮮有繼承,雍正、乾隆一個比一個對此不來電。乾隆倒也喜歡西洋的自鳴鐘,但僅限于賞玩,并非研究學習。
康熙的兒子中,在做學問方面,最像他的,就是皇三子胤祉。父子倆經常在熙春園(今清華大學內)討論科學,暢談文學??滴醣揪褪菒酆⒆拥男愿瘢畟€兒子十個愛,加上共同愛好,對胤祉更是高看兩眼。胤祉二十二歲時,便加封郡王,后升為誠親王。此舉對于分封謹慎的康熙來說,并不多見。
康熙交給胤祉的兩件事:實際主編《律歷淵源》和主持編纂《古今圖書集成》,皆完成得很出色。尤其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最多時,八十多人一起抄寫,共計一萬余卷。這項浩瀚的編書工程竣工,第一功勞當屬編纂者,胤祉的老師陳夢雷,第二功勞胤祉當仁不讓。
胤祉一直想明哲保身,不參與皇位爭奪。可是,事與愿違。雍正八年,他被削爵,禁錮景山。兩年后,心情抑郁去世,享年五十六歲。陳夢雷遭到連累,發配關外,并且雍正下令將其名字,從書的編纂者中劃掉。但是,真相不會永遠被掩蓋。
?? 使皇帝多如雨落
清朝皇帝中最崇尚華麗奢侈,非乾隆莫屬。可奇怪的是,他的兒子嘉慶皇帝完全是另一種畫風。過完花甲之壽,心疼錢花得太多,連連告誡身邊人,將來七十大壽時,萬不可如此浪費!不幸的是,他于六十二歲暴亡,再無做整壽的機會。
而且,嘉慶還十分平易。有一次,他正斜歪榻上,太監張進忠捧著奏章,久立門口。嘉慶問為啥不進來?張答:“焉有萬乘之王,臥覽天下奏章理也?”嘉慶立刻正襟危坐。張進忠可謂正直,然而,嘉慶的胸襟亦值得稱道。
或許有乾隆熱愛書畫的基因,乾隆的兒子個個書法了得,特別以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為最。他臨摹董其昌,書法水準穩居有清一代名家行列。并自創撥鐙法,有《詒晉齋帖》傳世。永瑆也是個節儉的主,積攢八十萬兩白銀,只可惜被不肖子孫敗盡。
最有趣要數乾隆的老兒子,皇十七子永璘,貪玩愛游獵,到處蹦噠,乾隆也懶得管他。好在,永璘極有自知之明。他說:“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惟求諸兄見憐,將和珅邸第賜居,則吾愿足矣?!焙瞳|死后,嘉慶果然將其府一半歸永璘。
?? 擼不掉的“皇六子”
道光帝龍生九子,其中三個兒子,在晚清歷史舞臺上發揮過重要作用。首先皇四子奕詝,即咸豐帝;再有皇六子奕?,后來的恭親王;最后皇七子奕譞,也就是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咸豐在位的十一年,內戰外侮頻仍,心力憔悴,年僅三十一歲駕崩,確實命苦。
但要論經歷坎坷,當屬恭親王奕?。他原是道光的愛子,且頗具才干,可是陰差陽錯在皇位競爭中落敗。咸豐、同治、光緒三朝,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卻遭遇六起六落。并且,每次都是一擼到底。咸豐打發他去上書房讀書,托孤八大臣中沒他的份;慈禧對他更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所以,氣得他發牢騷,“道光帝的皇六子”你們總擼不掉吧!
咸豐曾題字“葆光室”屋匾給奕?,以告誡其收斂光芒,勿外露。或許,他就是吃虧在“鋒芒畢露”上。身為洋務先鋒的奕?,在晚年卻阻攔光緒變法,這是他痛定思痛后,得出的經驗與教訓:慈禧不好對付,隱忍為上。
可是,對慈禧隱忍一輩子的奕譞,到了泉下也不得安寧。慈禧砍了他墳頭的白果樹,說“白”字加底下的“王”,犯了皇家忌諱。光緒氣得跳腳,終究無濟于事。
作者:筠心,喜歡讀舊書的70后,從竹影江南到郁金香之國,美篇簽約作者。
【同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