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一 朝 選 在 君 王 側(cè)
? ? ? ? ? ? ? ? 從 此 再 無 生 人 樂
文:筠心? ? 圖:網(wǎng)絡(胤禛十二美人圖)
?? 可嘆西風壓東風
明英宗的發(fā)妻錢氏為人謙遜低調(diào),雖貴為皇后,卻拒絕為娘家人加封,這使得英宗對其敬愛無比。盡管妃嬪已產(chǎn)子,英宗卻不急著立太子,只等著錢皇后生下嫡子。
錢氏的幸福生活結(jié)束于“土木堡之變”。年輕氣盛,急于建功立業(yè)的英宗在太監(jiān)王振的攛掇下,倉促間御駕親征瓦剌。結(jié)果五十萬大軍潰敗,天子淪為俘虜。消息傳來,錢皇后擔心丈夫安危,日夜伏地啼哭,久而久之,落下殘疾,堂堂皇后又瘸又瞎。
雖然錢皇后傾囊贖君,但與瓦剌的談判并不順利。國不可一日無君,在于謙等人的推舉下,英宗的弟弟郕王登上皇位。至此,英宗成了一顆無用的棋子,錢皇后的處境可想而知。好在一年后,英宗被放回,夫妻終獲團圓。軟禁南宮的日子,清苦愁悶,錢氏常常陪著笑臉,勸慰名為太上皇,實為囚徒的丈夫。最戲曲的是,七年后英宗“南宮復辟”,梅開二度,重獲帝位。
對于患難與共的結(jié)發(fā)妻,英宗自然厚待??刹牌吣辏陜H三十八歲的英宗就駕崩了。臨死,他擔心無兒無女的錢皇后,將來被新皇帝母子欺負,特意下遺詔,錢氏將來與他合葬裕陵。果然,母憑子貴的周貴妃醋勁十足,先是不肯晉升錢氏為太后。四年后,錢皇后去世,她又百般阻擾帝后合葬。眾大臣跪地苦求,才勉強同意,但做了手腳。裕陵地宮,英宗與錢皇后離得遠不說,中間還被阻隔,魂魄難以相依。
?? 榜樣的力量無窮
自朱棣造反搶建文帝的皇位,開創(chuàng)了不按牌理出牌的新風尚,兒子朱高煦也是蠢蠢欲動。先是對高居太子位的親哥哥朱高熾,咋看咋不服氣,幾次欲取而代之。等到侄兒繼位,朱高煦干脆有樣學樣,步老爸朱棣的后塵謀反,可惜時也,命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朱棣效應”實在深遠,一百多年后,正德時的寧王叛亂,多多少少帶著朱棣的影子。
女人的世界亦是如此。自武則天始,唐朝開啟“紅妝時代”,韋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一代女政治家紛紛出爐。即便晚清風雨飄搖時,慈禧之后,隆裕太后、溥儀生母瓜爾佳氏、晉升為端康太妃的瑾妃,一個個也欲對政事指手劃腳。連慈禧本人也意識到了,垂簾幾十年的她居然臨終遺言,太后不許干政!
明英宗的周貴妃打壓欺凌錢皇后,也是學婆婆孫太后。當年孫貴妃仗著生下英宗,迫使無子嗣的胡皇后遞交“辭呈”,后冠落到自己頭上。賢惠厚道的胡皇后,從坤寧宮搬至景仁宮,后抑郁而亡。上行下效,風氣之壞,由一人始,所以,怎能不警戒?
?? 當寵妃橫行天下
明憲宗終生專寵比自己大十七歲,宮女出身,一直照顧他的萬貴妃。這段非比尋常的情緣,或許與憲宗幼年,父親英宗被瓦剌俘虜,自個淪為廢太子有關(guān)。人情冷暖之際,宮女萬氏對其不離不棄,童年印象刻骨銘心。
憲宗十八歲繼位,年輕貌美的吳皇后看著“老女人”獨寵專房,實在氣不打一處來。因此,逮著機會,借中宮之威,杖責萬貴妃。結(jié)果,皇后寶座才坐月余,她就被廢,打入冷宮,憲宗給出八字理由——言動輕浮,禮度粗率。
繼任的是王皇后,據(jù)《罪惟錄》記,她一生侍寢憲宗不到十次??伤齾s對形勢有正確的判斷,知道萬貴妃在憲宗心中的地位,蚍蜉何以撼樹?自己不如大方成全。量大,果然福大。王皇后履歷如下:三年妃,二十四年皇后,十八年太后,十三年太皇太后,太太平平,安安穩(wěn)穩(wěn)地活到古稀之年。當然,無數(shù)個孤枕難眠的深宵,如何打發(fā),唯有她自知!
當年,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在被咸豐短暫寵愛后,晾置一邊的歲月里,也曾學畫畫解悶。作為君王的女人,多少得有幾樣耐得住寂寞的本領(lǐng)。
?? 生哀死榮王恭妃
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出身卑微,她原是神宗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后身邊的宮女。一次偶然寵幸,生下皇長子。李太后作主,麻雀變鳳凰,晉升為王恭妃。福兮禍所伏,當時萬歷正寵愛鄭貴妃,恃寵而驕的她豈能容人?不久,王恭妃被打入景陽冷宮,整整十年,母子不得相見。
鄭貴妃生皇三子——福王朱常洵,萬歷愛屋及烏,想立福王為太子。但大臣們不干,一封接一封地上疏,要求“立嫡立長”,堅持王恭妃所生的朱常洛為國本。萬歷優(yōu)柔寡斷,拖拉多年,最后拗不過大臣,朱常洛年已二十,才被冊立為儲君。
王恭妃臨終前,朱常洛被允許探望母親。三十歲的他帶著十歲兒子朱由校,終于打開了景陽宮深閉的大門。而此時,王恭妃已雙目失明,她摩挲著兒子,感嘆道:“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熹宗繼位后,將祖母王恭妃追封為皇后,與萬歷同葬定陵。一生不招老公待見的王恭妃,用這種方式打敗了迫害她的鄭貴妃。
?? 如果“無能”也是錯
順治廢后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部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的親侄女。她是清兵入關(guān)后,第一位坐著鳳輿,延中軸線嫁入紫禁城的皇后?!肚迨犯濉ず箦鷤鳌酚洠昂篼惗邸?。
順治十四歲大婚,帝后年齡相近,小兩口關(guān)系不甚和諧。婚后三年,順治以“無能”為由廢后,大臣再三為皇后請命,可他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孝莊不得已同意,博爾濟吉特氏降為妃,打入冷宮,即永壽宮。
清末還有一位“平庸無能”的皇后,她就是光緒皇后葉赫那拉氏,即溥儀時的隆裕太后。從現(xiàn)存的照片來看,她長得瘦削駝背,一臉苦相,離“好看”兩字甚遠。似乎除了是慈禧親侄女,別無長物。但慈禧侄女數(shù)個,怎么偏偏選中了她?
不討老公喜歡的她,只能灰暗地待在體順堂,看著燕喜堂的珍妃被光緒寵上天。隆裕一生中,有兩個載入史冊的重大日子,但同時又讓她痛徹心扉。1889年農(nóng)歷正月二十七日,坤寧宮東暖閣大婚洞房,光緒哭道:“我一直把你當姐姐!”1912年陽歷2月12日,養(yǎng)心殿東暖閣,她摟著六歲的溥儀,含淚簽署了退位詔書。
?? 你不稀罕我稀罕
晚年的康熙最煩惱之事就是,兒子太多,皇位卻只有一個。康熙去世那天,在暢春園清溪書屋病榻前,共召見七子,其中見皇四子胤禛三次,但都沒提及繼位事宜??芍?,步兵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卻傳遺旨,說讓胤禛繼位。于是,雍正在一片質(zhì)疑聲中勝出。
別人說三道四也罷了,就連親媽德妃都沒有一句祝賀,這實在讓雍正有點傷心。德妃拒絕搬離永和宮,也拒絕上太后的徽號。親生兒子當了皇帝,換作別人,夢里也會笑出聲來。可德妃卻郁郁寡歡,過了半年多,就跟著康熙的腳步仙逝。坊間傳言,雍正不肯讓胞弟胤禎見母,德妃氣急觸柱而亡。
德妃沒看在眼里的“太后”,可恭親王奕?的生母,靜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卻夢寐以求。自道光的孝全皇后去世,博氏一直代攝中宮之職,兢兢業(yè)業(yè);且她還是咸豐養(yǎng)母,勞苦功高。咸豐繼位后,博氏原指望其念及撫育之恩,破格尊她太后,誰知落空。博氏臨死,奕?將其太后情結(jié)告知咸豐。利用對方兩聲不置可否的“哦,哦”,奕?趁機擬旨幫母親完成心愿。博氏謚號最終為:孝靜皇后,然而咸豐與恭親王的嫌隙與矛盾卻大大加深。
?? 將老未老的年齡
乾隆生前有過兩位皇后,孝賢皇后薨于乾隆十三年東巡回途,德州的船上;繼任的烏喇那拉氏,則于乾隆三十年南巡至杭州時,惹惱乾隆,說是“瘋了”,被提前護送返京。兩個月后,乾隆將她一擼到底,打入冷宮。一年后,四十九歲的那拉氏孤獨死去。乾隆沒有為她單獨建陵,簡陋的杉木棺被塞進其他妃子的地宮。
寬泛地說,兩次出巡折損兩位皇后,可乾隆的反應卻大相徑庭。對于孝賢,他悲痛不已;至于那拉氏,他憎恨無比。讓人奇怪,她到底犯下何種滔天罪孽?令他恨之入骨,甚至遷怒皇后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終生未獲封爵。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自爆內(nèi)幕:“自行斷發(fā),國俗所最忌,而彼悍然?!被屎蠹舭l(fā),相當于詛咒太后、皇帝早死,難怪乾隆怒不可遏!可是,何以至此?乾隆卻三緘其口。坊間傳言有二說,一乾隆想晉封嘉慶生母,魏佳氏為皇貴妃,皇后不依;二乾隆江南獵艷,皇后哭諫。這些都是猜測,真正的謎底只有帝后自知。不過,巧的是,后被追封為孝儀皇后的嘉慶母也薨于四十九歲。將老未老的年齡,作為丈夫的乾隆,本該多體貼些!
?? 隨大行皇帝去吧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清末自大清門抬入的兩位皇后,無論出身背景,還是個人素質(zhì),同治皇后阿魯特氏都甩光緒皇后葉赫那拉氏,好幾條大街。然而,她的最終結(jié)局卻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阿魯特氏的祖父是大學士賽尚阿,父親則是有清一代,唯一的蒙古狀元崇綺。自小由父親教導,阿魯特氏能一目十行閱讀,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照理說,兒媳婦有此門第與才學,婆婆應該相當滿意,然而,慈禧偏偏不喜歡她。
原因有二,阿魯特氏是慈安相中的皇后人選,不是慈禧的菜;再有她是慈禧憎惡的,八大臣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可是,親生兒子同治站到慈安這邊。慈禧的性格屬于“你讓我一時不爽,我讓你一生煎熬”。婚后,阿魯特氏的日子可想而知,有一次慈禧甚至要廷杖皇后。
同治十九歲駕崩,皇后悲痛欲絕,不思飲食。崇綺探視后,向慈禧匯報,誰知她竟一句“隨大行皇帝去吧!”同治死后七十四天,皇后吞金而亡。庚子國變,阿魯特氏的母親率一子四孫,全家活埋殉難;父親崇綺在保定蓮池書院自經(jīng),至此一門絕戶。剛烈正直的家風,才配得起性格不凡的嘉順皇后。
作者:筠心,喜歡讀舊書的70后,從竹影江南到郁金香之國,美篇簽約作者。
【同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