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撫+冷處理
當學生終止輕生的行為時或者表示關于輕生的說法是沖動的、非認真地甚至是開玩笑時,教師需要克制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緒,要對學生進行安撫和安慰,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感受被理解和尊重,并且有人愿意傾聽他們的困擾。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并不孤單,有很多人愿意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當學生情緒穩定后,教師需要第一時間聯系家長和學生一起當面溝通,傾聽學生的訴求,正當的需求可以立即幫助解決,如果超出自己的權限范圍可以先記錄下來,反饋后將結果告知孩子,如果是不當需求,可以表示理解,表示想想辦法,晚些時候再溝通。
當學生情緒平復后,教師應聯系或協調相關部門給予學生適當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有需要,可以邀請校外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介入,提供更為專業的心理援助。
注:
1.學生表達輕生絕大部分情況下并不嚴肅甚至是在開玩笑,但是教師應采用尊重的姿態來面對,也是向學生傳達生命安全是嚴肅且認真地,不能以此開玩笑。學生在情緒穩定后,往往會產生羞愧和后悔的情緒,此時教師切不可評價學生“懦弱”或者嚴厲批評學生,以免刺激學生做出過激行為。
2.學生如果在校期間有極端言行,通常在家中就能觀察出端倪,教師應第一時間與家長一起傾聽孩子的訴求,還要糾正部分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觀和不切實際的期待,盡量化解家長不當言行對孩子的傷害和刺激。
個別學生的極端行為是由于心理疾病造成的,教師和家長通并不是專業人士,所以需要及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如果學生確實需要專業疏導或藥物治療,應優先保障相關治療,將學生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