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讀書會》
這是一本關于書的書,更是一本關于死亡的書。
作者和母親兩個人都很喜歡看書。一杯咖啡,一個兩人之間最為常見的話題:“你最近在看什么書?”兩人的讀書會就這樣簡單的開始了。
書中從作者的母親確診癌癥開始,隨著母親病情的發(fā)展,每章都以這段時間兩人所讀的一本書作為主題,到最后母親逝世,整本書隨之結束。
癌癥,不可避免的會引起人對于死亡的思考。但很多我們關心的話題,往往不知該如何提起。這時候,書就成為一個很好的媒介,它帶領我們探討彼此的想法,而不必以不想提起的真實事件作為前提。作者與母親也正是這樣進行交流的。
文中母親的一段話給我很大觸動:“我不覺得死于癌癥比死于心臟病或其他疾病,以及死于意外或任何其他事情更悲慘。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實的生活。”
在我的腦海中,癌癥一直是一種“天降橫禍”般的存在,若有人不幸得了癌癥,會讓我覺得那是太不公平的一件事情。這番話卻讓人思考:其實癌癥與其他死亡方式比起來,并不特別。是嗎?只是它有些殘忍。
文中的母親,是流浪婦女兒童委員會的理事長、國際救援委員會的聯(lián)絡人,經常去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她往返阿富汗十幾次,在那里遭受過槍擊。但當她看到阿富汗的孩子沒有一座圖書館的時候,就決定在阿富汗建立一座圖書館,因為她相信書籍和教育可以拯救這些孩子。
可以說,她目睹過最艱險的事情,也經歷了命運給她最痛苦的考驗,卻對美好的事物深信不疑,始終在為她身后的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做出努力。
生活中殘忍的事情我們無法避免,但閱讀與殘忍有關的書,卻是相當必要的。因為真實生活總不可能像浪漫小說,殘忍的書正是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真實世界的一個途徑。也只有閱歷過丑惡,設想過不堪,才能心懷慈悲,才會擁有真正的善良。
書名:生命最后的讀書會
作者:威爾·施瓦爾貝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