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蛇比較了解。知道什么蛇沒毒,喜歡什么環境,甚至能通過氣味分辨附近有蛇出沒(蛇的糞便巨臭)。
在我小時候,農民為了討生活流行捕蛇賣,我9歲時便出江湖了,吃過早飯就沿河走,中午時分回家,一個夏天曬得黝黑。隨著慢慢長大,反倒慫了,放下屠刀悔過了。到上高中時,晚上踩到毒蛇被咬過一次,現在想起還心有余悸,晚上走路都會特別小心,眼鏡睜大大的。
只要不是毒蛇,不是蟒蛇,是不用怕的。
南山書僮讓我去茶書院坐坐,半小時山路。之前就聽他說過,去茶書院路上有一條蛇,一條咬人的狗。所以提前備了一根手杖,山坳疑似有蛇糞味,并沒有看見蛇(南山書僮說,就在那附近)。山姓家的狗是真的兇悍,要是沒拿手杖估計已經被它騎在胯下了。
--------
宗教信仰萬物有靈(泛靈論),倡導眾生平等,不殺生,甚至舍身飼虎。
再低一個層次,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種植、養殖、保護等,建立起一個健康的生態,持續發展,欣欣向榮。
再低一個層次,與自然相處的和諧一些,殺伐有度。摘槐花不砍樹,摘金銀花不割藤,我一個人砍與不砍,割與不割,對偌大終南山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小心翼翼地摘,那一刻內心是圓滿的。到一個地方,敬畏心長了,包容心長了,說明那是個修德養性的好地方。
再低一個層次,私欲強盛,殺伐無度。“不取白不取”,“我不取別人會取,那還是我先取”,“我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然后破壞殆盡,危機出現,無處可逃,最終自食惡果。
莊子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一個人私欲太強,不懂得與周圍環境和諧共處,是無法提升智慧和靈性的。——陳信誠
終南山的那些人那些事<五>:終南山蛇蟲傳
八百里終南山
佛道儒俗
隱士醉林泉
十三朝古長安
盛衰興亡
功名似云煙
掙脫名韁利鎖,走出繁華喧囂的古長安;身輕松,走進靜謐神奇的終南山。與山水自然和諧共生,拜隱士山民亦師亦友。一窗南山,半卷閑書,幾盞清茶,三五知己,身居桃源圣境,心游天地太虛。
真實記錄終南山那一個個平凡而又不平常的人生,如實敘寫山居隱逸那一段段鮮活而又傳奇的故事……
------南山書僮
91.
進入初夏,也是一年之中蛇蟲野獸活動最頻繁的季節。
92.
秦嶺山大林密,野生動物活動頻繁。除了人所共知的秦嶺四寶:金絲猴、大熊貓、朱鹮和羚羊,還有豹子、野熊、山豬、蟒蛇等。狼很少見,只能聽到老年人回憶七八十年代狼偷豬或者狼吃娃的傳說。
93.
蛇在地球上到處都有,終南山的蛇也門類齊全,隨處可見。大的叫蟒,長有丈許,碗口粗細,傳說有鱗有角,住在深山大洞,進山采藥和伐木的山民偶然遇到。小的蛇,當地人叫長蟲,小的指頭筷子粗細,大的胳膊粗細,有綠竹竿、土灰蛇、紅花蛇、七寸蛇、白蛇、黑蛇,還有渾身長毛的蛇,七寸蛇毒性最大。
94.
蛇一般喜歡在亂石窖和水草洼處生活。有的會爬樹攀崖,有的藏在水里,也有會草上飛的。山中的蛇蟲輕易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你一不小心闖進了它的生活圈,對它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了干擾和威脅,它才殊死搏斗。
95.
茶書院南邊,奶狗門前的山梁上,有一處石洞,住著兩條大蛇,镢棍粗細,兩米多長。經常在山梁上散步時會遇到它們,倒也與山民和諧相處,各安其樂。
96.
前年某個時間,蛟峪一個捕蛇的年輕人,在山梁處抓了一條大蛇。經過馴化后,拿到翠華山旅游區,供游客照相玩耍。
97.
最近一段時間,捕蛇小伙來了多趟,查找遍山梁的角角落落,卻始終沒有找到蛇的蹤跡。
98.
前兩天,奶狗端碗上梁游轉,看到一條大蛇領著三條小蛇盤坐曬太陽。奶狗他媽說,她也遇到了,還以為是誰撂了一圈稻草繩,上前去拿時,蛇很快溜走了。
99.
書僮和奶狗去牡丹廟扛木板,奶狗在前,書僮在后。一條一米多長的綠菜花蛇橫過路中,奶狗差點踩上。書僮看到后驚呼“蛇!”,奶狗回頭,下了一身冷汗。從此以后,走山路,奶狗讓書僮開路,說他害怕碗口粗的長蟲。
100.
南無和股神兩個美女在終南山天子峪隱居。山房背依土崖,院中一樹桃花和三五木竹,風景別有一番趣味。上個月,南無說在院子發現一條蛇,嚇得尿褲子,幾天都不敢睡覺。
101.
書僮剛讀完一本小朱捐贈的書籍,遲子建的《群山之巔》,其中講過在群山之巔,有一個神秘的山洞,叫花老爺洞,住滿了各種蛇類,尤其是一條白蛇。
102.
在終南山的南五臺正門半山,有一處景區叫送燈臺,送燈臺下有一山谷,叫靈蛇谷,傳說靈蛇谷洞窟遍布,蛇蟲密集。到底靈蛇谷有多么可怕,沒人敢去嘗試,可山谷里卻安然住著一位隱士,估計他的道行不淺吧!
103.
在南五臺的背山,王家大院附近,住著一戶隱士人家,馬師傅和崔居士。他們住山已經五年了,剛來此地時,也是蛇蟲遍地,鳥獸肆虐。經過他們的施食和感化,幾條蛇都成了他的友好鄰居和天龍護法,屋頂的大蛇幫他捕鼠,竹林的青蛇幫他護院。
104.
馬師傅用手機錄下了一段門口群鳥爭鳴的錄音,他對書僮、興軍和老六說:“你們仔細聽,這是一群鳥兒在開會,有一個鳥兒匯報山下有捕鳥的人,其他鳥兒既慌亂,又七嘴八舌的討論咋么辦,大鳥沉著冷靜的勸其他鳥兒趕快躲避。”接著群鳥一哄而散,一個小時后,果真有兩個捕鳥人拿著網子經過他們門前,馬師傅感嘆,萬物有靈呀!
105.
馬師傅和崔居士都是山東人,前一個月崔居士回鄉省親。下山時,院里的兩只喜鵲一直把她送到山下,還嘰嘰咋咋問她:“你要走了?你不回來了?”崔居士告訴它們,出山一月,還會回來的。40天之后,崔居士回來,走過西岔,剛到小瀑布分路處,兩只喜鵲已經等候多時,它們歡快的和她打招呼“你回來了,我們都想你了!”
106.
聽作家邢曉俊說,太白山深處住了一位隱士,和野熊住在一個山洞,每次下山買糧食,熊都會在山口等他,幫他運東西。這位隱士很少下山,他已約好隱士的一位朋友,一旦他下山購物,他馬上去采訪。
107.
離茶書院不遠處,有三處院子,住了出家修行的師徒三人,初離師傅和壇建、壇成(女)兩位弟子。壇成住的民房一開始是施舍給的,不要錢,從16年起,房東要收房費。初離師傅說,出家人,沒有錢,只好找附近的山洞棲居。
108.
山民老劉、奶狗領著初離師徒三人和書僮去看山洞。一共有五個洞,在第三個洞中發現了一對豪豬。山民要打死豪豬賣肉,初離愿給他們一百元,讓他們不要傷害生靈。村民不同意,和尚在洞口念經,村民進洞打死了一只,另一只飛速逃離。
109.
豪豬打死后抬到了奶狗家院子,剝皮取肉。奶狗他媽連聲說好,好不容易除了一大害,門口的包谷和土豆讓它們禍害砸了!
110.
書僮面對眼前的一切,不知誰對誰錯。到底出家人做得對,還是老太太說得對。朋友,你說呢?
111.
爬山防蛇獸的辦法有幾點:簡單點,帶根棍子,一方面可拄可挑,幫助登山;另一方面,開山劈路,探水試深,打草驚蛇,打狗防身。再就帶狗入山,狗的嗅覺很靈敏,能提前發現異物,保護主人。還有就是長衣長褲,全副武裝,裝備齊全,小心防備。
未完,后續將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