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閱讀筆記第234 / 365天
今日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作者:【日】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 ? ? ? ? ? 【譯】渠海霞
第五夜: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一、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會束縛自己。
當一個人自我意識過強的時候,就會牽絆自己,嚴重束縛自己的言行。你的自我意識根本不允許你無拘無束的行動,你總是會在意自己,只看到自己。
二、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受自我意識羈絆,不能無拘無束行動的問題,是對本真的自己沒有信心,無法在他人前展露出本真的自己。這個時候需要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建立起共同體感覺。具體從以下3點做起:“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自我接納不是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還是暗示自己說“我能行”或者“我很強”,也可以說是一種容易導致優越情結的想法,是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
而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的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后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
我們要學會分辨,“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課題分離也是如此。接受不能更換的事物,接受現實的“這個我”,然后關于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拿出改變的“勇氣”,這就是自我接納。
三、信用和信賴的區別。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際關系的基礎不應該是信用,而應該是信賴。
信用是有附加條件的。而信賴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即無條件的相信。
無條件的信賴是搞好人際關系和構建橫向關系的一種手段。
選擇是否信賴他人是你的課題,而決定是否背叛你,是他的課題。
如果你并不想與哪個人搞好關系的話,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徹底剪斷關系,因為剪斷關系是你自己的課題。
如果關系淺破裂時的痛苦就會小,但這種關系在生活中產生的喜悅也小。只有拿出通過“他者信賴”進一步加深關系的勇氣之后,人際關系的喜悅才會增加人生的喜悅也會隨之加深。
克服對背叛的恐懼感的勇氣來自于自我接納,只要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課題。
如果因為害怕背叛,想要逃避被背叛的痛苦和悲傷,才不敢付諸行動,那么就不會與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關系。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把別人當做朋友,那么我們一定會選擇相信別人。
我學到:
1.自我意識過強是對自己缺乏自信,它會束縛我,讓我無法無拘無束地行動。過多的在意自己,只看到自己。
2.學會自我接納
接納自我,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接納自己無法改變的。悅納自己是對生活的最大溫柔。
3信賴他人而不是信用
將心比心當你信賴他人的時候,他人是可以感受到的,他們一般不會背叛我們。即使我們遭受了背叛,也不要批評和貶低自己。要接納自己因能力不足造成的錯誤,反思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喪失對他人的信賴。不要因為遭受背叛而不敢再相信他人。拿出勇氣與他人建立深厚的關系。
尤其是在親子關系中更應該信賴我們的孩子,而不是附加條件的信用。即使孩子一次次的失信,一次次地背叛,讓你備感傷心,但因為你們是母子或父子關系,你們之間是深厚的親人關系,把期望放低,多給孩子機會,多鼓勵他,當他感受到我們的信賴,他一定會選擇不辜負我們的信賴。接納自己,想信自己,接納孩子,相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