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閱讀33本書之《微習慣》
作者:斯蒂芬·蓋斯
為什么你天天節食,頓頓計算卡路里,卻以暴飲暴食宣告減肥失敗?
為什么心血來潮買的跑步機,用了不到一個月便束之高閣?
為什么列了寫作計劃,配齊了好看的筆記本,最后卻變成了涂鴉本?
這些問題似乎可以通過“微習慣”的概念來改變。作者從2012年開始,每天至少做1個俯臥撐,兩年后,他擁有了夢想中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他是如何養成了好的讀書、寫作和健身的習慣呢?
本書的三部分核心內容:
第一、什么是微習慣
微習慣是指:把一個習慣大幅縮減成小到不可思議的步驟。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目標太小,小到不可思議,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心理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舉例,你可以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縮減成每天做1個,把每天寫3000字縮減成每天寫30個字,把每天保持記日記縮減成每天記一兩件事,
第二、為什么微習慣會起作用
我們一直所用的“打雞血”(即動力策略)或“堅定意志力”(即意志力策略)或許短期來看可能有效的,但長期來看不可靠。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邊際效應遞減。以吃披薩為例,在吃第一塊時,你會覺得簡直太美味了,在吃第二塊時,還不錯,在吃低四塊時,覺得還好,再接著吃下去可能就會索然無味了。所以,發生重復行為時,每重復發生一次,帶來的愉悅感就會降低一次,做這件事的熱情和動力就會降低一點。邊際效應越來也低,堅持的難度就越來越大。
2.意志力的有限性
意志力不容易堅持,因為意志力也是有限的,長時間會被消耗沒了。
缺乏動力和意志力是阻礙習慣養成的兩大阻力 。
微習慣讓行動更容易開始,因為目標足夠小,小到沒有任何負擔就可以實現,不會給人壓力,因此讓我們不會害怕開始。并且更容易堅持,因為目標足夠小,所以只要多做一點點,就會超越了自己的預期目標。
微習慣采用螺旋狀激勵機制,讓大腦產生堅持下去的慣性。一旦啟動一個行為,比如做一個俯臥撐,在大腦還沒來得及產生抗拒的時候,就很有可能繼續做下一個、下下一個俯臥撐,最后超額完成任務。
第三、應用微習慣的八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微習慣,制定每天的計劃。
第二步,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即帶來的好處。
第三步,明確微習慣的時間安排。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微習慣達成以后用獎勵來提升自己堅持的動力。
第五步,記錄和追蹤完成的情況。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七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
我們不能陷入“一旦超額完成,再設置進階目標”這樣的誤區。你只需要設置每天做一個俯臥撐就好的目標,無需設置成十個。
只有把習慣目標小到不可思議,才會讓大腦認為它真的毫無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