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
簡單說來,貧窮就是缺錢,忙碌就是缺時間,所以《稀缺》是來揭示是如何變得缺錢與缺時間。作者在TED做過了個演講,就叫做“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非常著名。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塞德希爾·穆萊納桑。他出生在印度,后移民美國。之所以能寫出這么一本書與他成長環境有非常大的關系。因為出生在印度,在那兒,他見慣了貧窮與忙碌的。當他移民了美國,美國的閑暇與富有讓他非常好奇。于是他開始研究貧窮與忙碌的這個主題。
書里大概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稀缺給人的影響,包括稀缺帶來的好與壞。二是如何擺脫稀缺帶來的困惱。
作者大部分用分組實驗對照的方法,科學地推導出作者的步步觀點和結論,并且引用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帶寬,比如管窺,來更好地解釋稀缺。所以書總體來說是嚴謹且科學,有一定的真實可用性。
一 ?因為稀缺,所以關注
作者用2個實驗推導出,稀缺可以俘獲我們的潛意識,俘獲我們的專注。
實驗1 當得體的富人極度饑餓時
實驗中作者讓得體的富人們開始一個月的食物稀缺狀態。一個月后,他們開始迷上菜譜和當地餐廳的菜單,有些人甚至用好幾個小時對兩份報紙上水果蔬菜價格對比,有些人開始產生進入農業領域打算。他們喪失了學術的斗志,而對菜譜產生濃厚興趣。在看電影時,只有與食物有關的情節會引起他們的興趣。
食物的稀缺使他們引發對與食物相關的東西的專注
實驗2 午餐時分組安排識字
隨機挑選兩組人,一組吃過午飯,一組不吃。實驗任務安排兩組人識別屏幕上一閃而過的字。實驗發現,當有關食物的字閃現時,餓著肚子的人可以快速且精準認出且高于吃過午飯的那組。
當餓著肚子的人可以快速識別蛋糕這個詞語,不是因為他們選擇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個詞語上,而是識別速度太快,根本來不及選擇。
所以說,是稀缺俘獲了我們大腦,無論大腦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會牢牢俘獲他的注意力。
稀缺對注意力俘獲,不僅會影響我們所見和所見的速度,而且會影響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識。
因為稀缺,你會在乎你在乎的方面,更多側重那方面,可能會使你在那些領域高于其他人的能力。
所以按作者推論來說:窮人看到世界與富人看到的世界,忙碌人與空閑人看到的世界,積極的人與消極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書里還做了一個實驗,測試對他人感受的理解能力。實驗發現孤獨的人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因為,孤獨者會去關注自身的稀缺狀況,關注為數不多的親人和朋友,對他人感情中流露的情緒非常敏感。
由此書里提出了一個概念:帶寬(bandwidth)。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兩種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能力。稀缺會降低所有這些寬帶的容量,使我們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還會減弱我們的執行控制力。
稀缺會減少我們的心智帶寬,降低前瞻性,并削弱我們的執行控制力。因此,帶寬降低也意味著智商的下降
二 ?因為稀缺 所以爆發
科恩在一檔美食節目當場創造了一道西蘭花炒脆豆腐,被稱為最美味的一道菜。可是縱觀幾十年,他做的最美味的一道菜竟然是在美食節目里做出來。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之后幾十年沒有做了。作者給了答案,是因為緊迫的時間要求人頭腦集中,迫使我們將之前所有的努力濃縮成即時產出的效果。
康妮·格西克說過這么一句話,所有的會議都是沒有重點的而且內容非常抽象,離題甚遠。當會議開到一半,情況轉變,與會者認識到時間不夠了,于是變得認真起來。
當時間緊張時,人的效率就變得非常高。當時間所剩無幾時,會盡量充分利用余下每一天。所以常說,把每一天當作最后一天來過,你就會知道這一天要怎么過。
結論:稀缺能夠讓人獲得專注紅利,適當增加截止日期。由此我們可以主動給自己設截止日期,不要被別人設截止日期。
三 因為稀缺 所以忽視
亨頓因為在前往火災事故點時沒有在車上系好安全帶且車門也沒有關緊,所以在事故里喪生。
書里用亨頓的死因來揭露稀缺的壞處。消防員在事故中死亡率占了百分之二十占排行榜第二。
因為消防員們在接到報警之后,要在抵達現場之前做很多準備,包括定消防策略,他們要研究起火建筑的結構布局,進火場路線,水龍頭所需數量等等。然而這一切都要在抵達現場之前完成。
他們想收獲巨大的專注紅利,但卻要付出代價。
亨頓的帶寬全滿了,他根本沒有時間思考自己是否系了安全帶。稀缺俘獲了我們的注意力,以致我們沒有辦法想更多的事情。
結論1:稀缺導致管窺。
管窺,專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著我們會忽視其他事物。
管窺會導致我們忽視全局,只能在乎眼前事。
當要求你列舉白色的事物,如雪,牛奶。當給了雪,牛奶,這些引子,就被拉入了管窺中,限制在圈子里。如果沒有引子反而能舉出更多。
管窺導致借用和短視。
有句話是,越窮越借高利貸,越窮越不買保險,越忙越透支未來的時間。因為管窺你開始借用,越借用越糟糕,最后陷入死循環。
當窮人開始一點點把錢花光時,就會產生稀缺心態,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剩下的存量中,此時他們會對錢尤為敏感。因為缺錢,窮人們腦子里玩命思考一切關于錢的事,進而擠壓到“心智帶寬”,帶寬降低導致他們不能夠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整件事進而解決困境,他們可能會做出更錯誤的決策,最終生活失去控制。
結論2:稀缺導致權衡思維
假如你有兩個箱子,一個小箱子和大箱子。當你用小箱子裝行李,你總是裝得謹慎,但如果大箱子你就可以裝得隨意了且有空余。
小箱子就像稀缺,你總是很輕易裝得滿滿當當,沒有空余這種情況就是寬帶全滿。稀缺迫使我們產生權衡思維,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俘獲理論我們的大腦,成了我們念念不忘的事情。所以當你屬于稀缺狀態時,一定要調整心態。
沒有余閑時犯錯后果很嚴重。
亞力克斯和本都想買一件皮夾克,兩百美金。買了之后,兩人都后悔了。亞力克斯有余錢。可本沒有。所以對亞歷克斯來說只是損失了兩百美金,而對于本來說,他沒有余閑,本應該修車的兩百美金被花,所以他修不了車,沒有車便不能上班……本面對的缺少兩百美金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稀缺的本質就是沒有余閑,沒有余閑時犯錯更嚴重。
所以在條件不允許時盡可能不要超前透支,因為你不知道從此可能引發其他問題甚至會為此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四 設立機制 增加余閑
一 設立機制,用機制產生多余帶寬。
起輪事故中,因為機輪控制桿和側翼控制桿挨在一起并且根本上是一模一樣,飛行員常常在降落后,總會收起側翼時把輪子誤收。中尉查帕尼斯在變速桿末端安裝了小橡皮圈,從而解決問題。設立機制,帶寬站的少。事情成本變小。
就像起不來床怎么辦,掉東西怎么辦,浪費錢怎么辦……這些問題都可以建立起機制來,比如,起不來床就多設幾個鬧鐘,把東西規定位置放好,把錢存死期……讓這些機制成為習慣不占用我們的帶寬從而更好專心地做眼前的事。
二 ? 在年輕時增加自己的余閑。
把時間別安排太滿,空出時間來反思計劃明天。而不是一味忙碌。別把積蓄花光,留存款用來應急。因為你不知道哪天會有什么意外發生。別把腦子裝滿,留空閑。事情一多就容易管窺,會忽略全局,忽略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