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假,去野外采野味了的親,請舉手。
好吧,本小廚也沒舉手,呵呵。但,本小廚依然幸福、而又略慚愧地收獲了幾大袋子野味,那是來自小廚的娘親大人親手采摘。鮮嫩的榆錢,即是其中之一。▼▼▼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本小廚將這一摟堆兒嫩榆錢,裝進成水晶小錢袋子里,搭配蘸料來吃。呼呼哈哈,唇齒間有如土豪掃貨般暢快!
榆錢小錢袋特寫,來賞~~▼▼▼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一筐榆錢小錢袋,再賞~~▼▼▼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制作過程:
餡料:將榆錢投洗干凈,在沸水中燙一下,迅速撈出,過涼水后用手擠掉過多明水;將藜麥(點文章最下方原文鏈接可可購)沸水煮十分鐘撈出控水;彩椒(紅色或黃色)切小丁。將此三個食材倒在一起,加入少許鹽和香油拌勻;
榆錢小錢袋跟傳統蒸苦縷一樣吃法,靠蘸汁提味。所以榆錢小錢袋的餡,無需繁雜調味,盡可能保持原味即可。▼▼▼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蘸汁:將菌菇或蒸或煮的方式,做出菌菇高湯。高湯盛鍋里,加入適量生抽、醋、淀粉、鹽,沸騰即熄火。做好的高湯盛在碟子里后點香油即成;
面團:澄面加入少量汕米粉或糯米粉拌勻(因為澄面和面沒勁,所以加入米面增加粘性,使面團使用時比較有勁易操作,而且米面也不容易影響面皮熟后的透明感),用開水湯面的方式和面;▼▼▼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面皮:將面團揪成與平時包餃子劑子一樣的大小。搟皮時不需補面,要“輕搟多翻”避免面皮因粘連案板而影響質量。將搟好的面皮用圓形磨具切邊,或者您直接搟的圓溜溜的也行哈;~~▼▼▼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包法:結合燒麥包法,將筷子較細一端壓出錢袋子的小蠻腰~~▼▼▼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蒸法:鍋里水開后,將擺好榆錢小錢袋的篦子上籠,蓋鍋蓋后速蒸四五分鐘出鍋~~▼▼▼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看到這里,熟悉蒸“苦縷”吃法的親,是否考慮換個蒸吃方式了呢?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
昨天午后,窗外清明小雨淅淅瀝。不播音樂、不聊天,一個人守著一摟堆兒野菜挑挑揀揀一下午。
沒有因躁事趕時間,也沒有因貪歡想讓時間緩而再緩。人與時間和平共處的感覺,就是假期最真的滋味吧?
(阿蘭若素制作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