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學習
????????????????????????????????——讀《語言教學的基本概念》第10章有感
《語言教學的基本概念》第10章的主題是“語言、社會和文化”。語言反映文化,文化反映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語言與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有著密切關系,形成了一些交叉學科:社會心理學、社會語言學、語言人類學等。
既然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在語言教學中必須結合外語國家的文化來綜合學習,語言不是干巴巴的文字和形式,它存在于一定的語境中,反映了豐富的外國文化內涵。我們平時在教學中太注重單純語言形式的教學,讓語言教學失去了色彩和支撐,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顯得沒有生氣,有些脫離實際生活和交際。
真正有效的語言教學應該把語言學習放在一定的情境中(context of situation),創設相關的場景,如看病、購物、運動、看電影等,展開角色扮演和對話練習,達到用英語來溝通的效果。教學應該注重語言交際的流利度,讓學生能說,多說。
現在的各類外語教學,尤其是中學教學,普遍太注重語言的準確度,與考試掛鉤,使語言表達失去了生活的氣息,太古板,太刻板。
好像這句話只能這么說,不能那么說,那么說就是錯的。
——“How are you?”
——“Fine, thanks.”
這是經久不變的模式,不會變一下。難道說“I’m good.”就錯了嗎?
對于“Thank you”的回答,回答“You’re welcome”反而顯得生分,除非你是店主,表示歡迎再來。其實下面這些回答都比“You’re welcome”更好:
——Cheers./No worries./ Thank you.
語言文化教學中,學習的目的是用外語交流;而在單純語言形式教學中,目標是確保語言的準確度和合乎規范。不同的目的造成了不同的教學理念。
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學習語言是在背語言,用固定套路回答,形成了條件反射。而真正的語言學習應該是用語言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
文化和語言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漢語中關于稱呼的詞,很多與職位和工作有關,如王廠長、張經理、李校長、劉老師等。但英語里只有Mr.(先生)、Mrs.(夫人)、Miss(小姐)和Ms.(女士),不說teacher Wang,而說Mr. Wang/Mrs. Wang/Ms. Wang。
這說明英語國家等級觀念不強,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人平等,至少在稱呼上是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只體現在性別或已婚未婚上,有時連這也有性別歧視之嫌,只用Ms.來代替Mrs. 和Miss。
而中國由于封建社會時間長,人與人之間的等級森嚴,在稱呼上體現出身份職位的差別出來,顯得有面子和受人尊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