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位置屬于中國中部,氣候四級還比較分明,當然這個四季分明還是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征兆。后來我們去到省會城市讀書,會調侃省城的天氣“一秒變夏天,下一秒又進入冬季模式”,實在讓人受不了,還得要緩一緩才能適應。省城靠近長江,又被稱為“江城”,每年梅雨時節,學校經常漲水,也不能叫漲水,只是排水速度較慢,積水較多。城市里都會有積水,何況是家鄉農村了。我屬猴,但我很愛戲水,因為這個挨過父親的揍,除了這個父親很少揍我。
家里的地很少,所以每年農忙時節不像別的農戶有那么多活要干,鄰里左右誰家的活忙不過來,母親也會幫襯一下。因為當時沒有其他多的收入來源,所以有大部分時間對自家的田地精耕細作。每年梅雨時節是每家最忙的時候,倒不是說這個季節有多少農活要做,而是要對農田的排水措施不停地修繕。那時候天氣預報里面一說明天有雨,各家各戶就會拿著工具去自家田地挖溝渠排水,男女老少齊上陣,一點都不夸張。每年這個時候,也是最驚心動魄的時候,對我來說卻是最熱鬧的時候。小孩子們在大人們挖好的溝渠里到處蹦跶,溝渠兩邊松散的積土因為孩子們頑皮蹦跶而落入溝渠里,父母們又得重新疏通一遍。本來就夠手忙腳亂了,孩子們又來搗亂,平日里本就不耐煩的父母們此刻更不會多說一句廢話,直接一頓胖揍,有些父母一時氣憤,下手不知輕重,更不管打的部位,有時拿起旁邊的工具就往孩子身上招呼,見過好些孩子身上被父母打過的痕跡。如果用現在人的思想來看,可能是家暴,當然肯定談不上虐待。父母們平日里也很疼愛孩子,當然教育的方式也欠妥一些。那些被揍的孩子們也很茁壯的成長,很早就懂事外出打工討生活,現在也混得相當不錯。不去評價對錯好壞與否,年代不一樣,經濟條件不一樣,思想也不一樣,很難有結論,只要結局是好的,便可以淡然回首。
天氣預報畢竟只是預報,沒有百分之百的準確性,經常是預報明天有大雨,結果第二天是艷陽高照,大家又白忙活了。失靈的次數多了,大家也會放松警惕,即使說明天有雨,也會賭一把明天無雨,便不去地里挖溝渠。一家不去,兩家不去,大家也都自我鼓勵說明天應該沒有雨,今天白天忙活一天也夠累了,晚上好好休息一下。結果往往是當天晚上就會瓢潑大雨,傾盆而下,即使暴雨如注,家里的大人們都會立刻爬起來,操起勞作的工具往地里沖,邊跑邊在村里大聲喊叫,下大雨了,起來挖溝啊。各家各戶忙著去地里挖溝渠,誰家地少,溝渠挖得快的,也會幫忙隔壁地里的人挖溝。挖好溝渠,大家才敢回到家里,卻不敢安然入睡,萬一雨水把溝渠兩邊的積土沖到溝渠里面,導致地里積水,那今年莊稼的收成肯定是有影響的,擔心是必然的,只有等到第二天雨小之后去地里查看。
這種場景在21世紀的今天怕是很難再看到了,也許在老家再也不會出現這種場景了,光靠雙手種幾畝地是很難有大收成的。老家雖是農村,但畢竟是郊區,與二十多年前相比,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家各戶有的自己做生意,有的自己在外建房開廠,或是在家自己養殖家禽,各家地都是租給外地來的老鄉種植,自己留點地種些瓜果蔬菜就可以了。
突然有些懷念以前的日子,但知道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我們會越來越遠,但無需執念,愿意留下的,放在心頭,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