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1】作者: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
【2】這本書講述管理者如何才能卓有成效。歷史背景:1966年,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有很多人創業,新增很多的管理者。
【3】什么是卓有成效?知識工作者,強調成效貢獻。
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是知識工作者,對于組織或團隊帶來很大的貢獻。
【4】管理者是組織的囚徒,管理者的時間不屬于自己。
【5】管理者的能力可以通過后天學習而提高。
【6】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建議方法:
第一,抓大放小,善于管理時間。
記錄時間,善于總結和提高。
優先級排序,要事第一。
第二,注重貢獻。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具體貢獻!以終為始。
第三,重視他人的優勢。充分發揮自我及他人的優勢。
因人定崗,而不是簡單的因崗定人。
第四,用人所長,容忍短處。因事設人,
深呼吸3次,讓自己心態平靜。
第五,做出有效的決策。管理者是來解決問題的。
【7】不要嘗試改變他人,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關注影響圈,用行為改變認知。
我們個人也是一個組織,管理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感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出版這本書是1966年左右,那個時候美國經濟飛速發展,帶動很多人創業,成為管理者,但是并不知道如何企業管理,由此這本書應運而生。
這本書對什么是管理者,以及什么是卓有成效進行了界定和探討,很有價值。管理者并不是簡單的管理下屬,而是從他對企業或組織的貢獻度來界定,如果您對企業或組織的貢獻大,雖然沒有下屬,但您依然是一名管理者。對于管理者,首先要能夠自我管理,具體包括:時間,工作內容的優先級,能力提升等;其次,要學會發現和發揮他人的優勢;最后,要重視個人對組織或企業的貢獻,不要陷入到事務當中。
【思考】
1、什么是卓有成效?知識工作者,強調成效貢獻大。
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是知識工作者,對于組織或團隊帶來很大貢獻的人。
2、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建議方法:
第一,抓大放小,善于管理時間:優先級排序,要事第一。
第二,注重貢獻:解決問題,以具體貢獻為導向。
第三,重視他人的優勢:充分發揮自我及他人的優勢,考慮因人定崗,而不是簡單的因崗定人。
第四,用人所長,容忍短處。
第五,做出有效的決策:管理者是來解決問題!
3、不要嘗試改變他人,應該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關注影響圈,用行為改變認知。
【行動】
1、堅持自主創業,殺出一條血路來!
2、堅持讀書和總結,拓展認知,提高個人能力,實現知識與財富的復利增長,助力自由職業和自主創業!
3、堅持富人思維,不為錢工作,要讓錢為自己工作!【價值投資】
4、堅持跑步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活得久又活得好,才是硬道理,努力把讀書變成自己的事業,逐步實現財務自由。【自主創業+價值投資】
5、堅持踐行價值投資理念,逐步增加可投資的資金,只做能力圈范圍內的投資,追求長期穩定的復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