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1
選自《如何聽,如何說》,151頁
R:閱讀原文
舉例時應該精挑細選,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陳述說得更生動、更易懂一些。許多人感到對概括性的話很難理解,尤其是那種高度抽象的概括。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能夠把抽象的敘述形象地描繪出來,使得它們更容易被人理解。
假如你聽不明白別人在說些什么,就應該而且有必要請對方給你舉個例子。如果他們舉不出令你滿意的例子,那么就很可以懷疑,是不是他們也搞不清自己話中的意思呢?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選擇恰當的案例作為輔助,可以較生動地詮釋高度抽象概括的陳述,使其變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我聽不懂別人的話,也可以請對方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
A1(過去的相關經驗)
因為工作關系,經常需要給銷售員們講解需要遵守的行業規則和公司制度,但法律條文往往太枯燥。征求他們意見,建議我可以多舉一些行業內真實案例來說明,一則比較具體生動鮮活,二則因為身份和背景相似,極容易有代入感,印象會比較深刻。于是,最近一次講課,就準備了好幾個案例。果然,講案例的時候,好幾個人舉起手機拍照。
A2(將來如何應用)
我在保險公司做風控,經常要給公司營銷員們講解保單銷售品質管理辦法,尤其是“客戶本人簽名確認、如實詢問客戶身體情況,不做虛假承諾等”,要求銷售時必須嚴格遵守、違規將要進行處罰。因此,可以這么做:1.先列出制度原文并逐字朗讀。2.講解制度含義,要求做到令行禁止。3.舉出行業內已經受到處罰的真實案例,用事實說話,加強警示效果。
片段2
選自《管理工具黑皮書》
R·閱讀原文
頭腦風暴法
何時使用:當一個問題需要快速采集“群體思維”
收獲什么:短期內獲得盡可能多的想法。基本觀點“找到好的解決方案的最佳辦法就是擁有眾多想法”
所用時間:15分鐘~1小時
參與人數:一般為3~20人
方法
1.清楚的闡述問題或者話題,確保所有人都理解。
2.讓每個人闡述自己的觀點,按順序每次一人發言,沒有想法的可暫時跳過。
3.準確記錄所有想法。會議結束之前不要提前下結論。
4.當所有想法羅列之后,有團隊成員檢查一下是否闡述清楚。
5.團隊依次檢查每個想法,拓寬思路,并對某些想法進行合并或刪除。
6.將所有的想法進行歸納總結,擬出幾個議題,有利于對關鍵想法的進一步探討。
I 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頭腦風暴法,可在短時間內,以組織團體討論的形式,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找出問題解決辦法。操作步驟是:1.使團隊成員準確理解議題;2.順序發言、避免混亂,廣開言路,不評論不打擊;3.對有價值的想法予以深度研討。4.一般情況下,團隊成員應保持在20人以內、時間保持在一小時以內,既保證發言充分、又保證討論效率。
A1 過去的相關經驗
幾年前,公司業務檔案多到辦公區域內放不下,附近又沒有合適的庫房用于存放,管理和查閱也不方便。公司在一次會議上公開征求大家建議,同事們提了好多想法,最終采納了將檔案外包存放到開封檔案局的方案,保管專業,價格還比鄭州便宜。
A2 將來如何應用
我不是領導,一般不會組織頭腦風暴。但我會跟領導建議:1.開會前事先確定會議議題,有多個的話羅列出來;2.請參會同事暢所欲言,原則上要求人人參與,但需要限定時間(視情況而定,比如最多1小時);3.對議題一個一個討論、分析,若能得出結論就記錄下來,若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也先記錄下分歧點作為參考;4.討論完一個議題再進入下一個,如此反復循環。
片段3
選自《第三選擇》
R·閱讀原文
持續獲得有效的反饋:
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對他們而言,老師和教練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時的反饋。一個動作做得好與不好,最好有教練隨時指出,本人必須能夠隨時了解練習結果。看不到結果的練習等于沒有練習。在某種程度上,刻意練習是以錯誤為中心的練習。練習者必須建立起對錯誤的極度敏感,一旦發現自己錯了會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練習到改正為止。
獲得反饋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給自己當教練。高手工作的時候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體的小目標,對自己的錯誤極其敏感,并不斷尋求改進。
I 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持續獲得有效反饋是不斷自我提升的好方法。老師和教練的即時反饋有利于隨時了解練習結果并及時自我修正。刻意練習實際上是針對反饋結果中的錯誤和不足加強練習,直至改正。努力做一個自己給自己當教練的人,自我覺察、自我檢驗、不斷改進。
A1 過去的相關經驗
為了增加駕駛熟練度,拿了駕照多年不開車的我最近找了教練陪練。第一次練完,教練就說我的問題在于把握不了車距和上路緊張。隨后的課程就專門針對車感和消除緊張感做練習。并強調說開車首要原則是要學會踩剎車。這句話我牢牢記在心里,至今還不斷在腦海里重復強調。
A2 將來如何應用
1.參加RIA訓練營,并獲得教練一對一指導;2.每周三上課,兩天內完成四個課程便簽,20號前完成9個課下便簽,30號前完成18個課下便簽。3.每次做完作業就發給教練請求指導;4.教練也會及時反饋、指出問題;5.針對指出的問題,及時修正;6.反復揣摩課件內容,對照作業不斷修正。
片段4
選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R閱讀原文
在正式討論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前,我想建議讀者先建立兩個新現念,這將使你閱讀本書的收益大為增加。
首先,我建議各位不要對本書等閑視之,大略讀過便束之高閣。當然,你不妨從頭到尾瀏覽一遍,以了解全書梗概。不過我希望在你改進自我的成長過程中,本書能時時與你為伴。本書在編排方式上分成幾個循序漸進的章節,便于讀者隨時參閱并付諸行動。即使你已對書中的原則觀念得心應手,還是可以不時翻閱,或許會有更多的體會與收獲。
其次,我建議你改以老師的角色來閱讀,除了吸收還要能復述。在閱讀過程中,應有心理準備,預計在48小時以內,與人分享或討論讀書心得。
我相信心態不同,閱讀的成效就會兩樣。我保證,這種閱讀方式可以增強記憶、加深體會、擴大視野,而且會有更強烈的動機去運用本書所講述的原則。同時,開誠布公地與人分享讀書心得,可以改變形象,贏得友誼,甚至為你帶來一群實踐七個習慣的同伴。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兩個能增強《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閱讀成效的建議:1.認真閱讀、隨時翻閱并結合自身情況付諸行動;2.把自己想象成老師,不久就要把書里的內容講給別人聽。如此,可加深對內容的記憶與理解,并且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會有踐行的進一步動機。此外,分享書的內容還能獲得贊賞、友誼等額外收益。
A1過去的相關經驗
以前看書,還真不是這么看的。我倒是忽略了目錄,直接跳過從正文第一頁開始讀,看到覺得重要的部分,折頁或者拍照,僅此而已;書本一合,就不怎么記得住了。事后也沒有對這些重要的部分再回顧,也沒有考慮過書里的內容如何應用在生活中,更別提跟小伙伴一起分享了,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書是白讀了。
A2將來如何應用
1.建立微信群,把在“得到”上訂閱的“古典《超級個體》”分享給要好的同事和同學;2.每天分享一篇,并用簡短的文字總結概括原文大意和自己的思考;3.跟群里小伙伴互動,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心得;4.一起討論有什么啟發和改進。
感謝教練悉心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