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 ? 喪家之犬
【拼音】
? ? ? sàng jiā zhī quǎn
【釋義】
? ? ? 無家可歸的狗。比喻無處投奔,到處亂竄的人。
【出處】
? ? ? 《史記·孔子世家》:“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弊迂曇詫嵏婵鬃?。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解釋:鄭國有人看見了就對子貢說:“東門那里站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可是從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憊倒霉的樣子,真像個失去主人家的狗?!弊迂曇娒姘堰@些話據實告訴孔子,孔子笑著說:“一個人的狀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倒是他說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强烧媸前?!”
【近義詞】
? ? ? 過街老鼠? 漏網之魚? 喪家之狗
【反義詞】
? ? ? 耀武揚威
【用法】
? ? ?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 ? ?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鬃邮侵袊糯枷爰?、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 ? ?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 ? ?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為了宣傳自己的道德理念和推行“禮”,孔子于公元前496年開始帶著自己的眾多弟子周游列國。
? ? ?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們來到鄭國。鄭國的都城新鄭非常的繁華,人口也非常的多??鬃雍偷茏觼淼叫锣嵑蟊橙巳簲D散了。孔子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弟子,身上也沒帶錢財,臨近中午口也干了肚子也餓了。于是孔子滿滿挪動步子走到東門,倚在東門的城墻下發呆。
? ? ? 孔子的弟子子貢也在到處找老師,逢人便問。這時有個路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
? ? ? 子貢趕緊跑到東門,果然是老師。并且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鬃雍芴谷坏匦χf:“(一個人的)外形、相貌,是細枝末節(或“不重要的”)。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啊!”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
? ? 于是,后人根據這個故事總結出成語“喪家之犬”,用來比喻無處投奔,到處亂竄的人。
【造句舉例】
? ? ? 請默默地、帶著尊嚴地投降,像人一樣而不是像垂死的喪家之犬一樣要求被放下這樣他們能從悲慘中解脫。
? ? ? 片刻之間,敵人就土崩瓦解,如喪家之犬一般豕突狼奔,四處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