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3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周星馳評選為“亞洲英雄”時寫道:“如果說中國有查理·卓別林的話,那就是周星馳。”周星馳為何能從“周星星同學”成長為“星爺”并獲得《時代周刊》如此高的評價,那是因為周星馳具備了卓爾不群的演藝精神。即使沒有《時代周刊》的高度評價,周星馳也早以是廣大影迷心中的“喜劇之王”了。
如果非要對周星馳卓爾不群的演藝精神取一個名字,我只能把他稱之為“一條狗精神。”此名字取自周星馳《大話西游》中的最后一句臺詞。每一位周星馳的影迷,每一位看過《大話西游》的朋友,肯定不會忘記電影最后那大漠的城樓與落陽。當齊天大圣吹起的狂風卷著黃沙劃過每一個人臉后,周星馳扮演的夕陽武士和一位長得像紫霞的姑娘最終擁吻在了一起。擁吻后的姑娘看著漸行漸遠的齊天大圣,心中似有疑惑,問夕陽武士:“那個人樣子好怪啊。”夕陽武士順著姑娘的目光看過去,包含深意的高興的壞笑著說道:“我也看到了,他好像條狗啊。”就是夕陽武士最后這句話中所飽含的精神,成就了不一樣的周星馳,成就了中國的喜劇之王。很多影評人都堅信這句話并非天外飛仙,更非無厘頭,而是周星馳用心雕琢有意說出的一句深刻之語,并對這句話做出了汗牛充棟的各類解讀。我也堅信周星馳最后安排的這句臺詞并非心血來潮之語而是肯定飽含深意,但是我不太認同目前各路影評對這句話的解讀。不知周星馳說出這句臺詞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還是周星馳有讀過《論語》或者《史記》,他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孔子。天才和圣人注定有相似的地方,如果能了解孔子的一些典故,或許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周星馳,明白他的成功。
二
在說孔子典故之前,我們繼續聊周星馳在《大話西游》中的最后一句臺詞。對于“他好像條狗”這句話的解讀版本實在太多,但最為廣大影迷認可的是和李修賢相關的版本。話說周星馳跟著李修賢混的時候,因為周星馳演戲很認真,李修賢卻認為他演得太過了,直接指著周星馳的鼻子罵:“演戲又不是力氣活,你干嘛像一條狗一樣賣力!”就因為李修賢說了這句話,又加上過后周星馳與李修賢分道揚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周星馳在《大話西游》的最后一句臺詞是對李修賢的嘲諷。這句臺詞的真相果真如此嗎?周星馳對李修賢的那句話真是這么念念不忘嗎?我看未必!就像很多人批評周星馳在《濟公》里面侮辱李修賢,用“李修緣”的名字影射李修賢。但殊不知濟公在歷史上真實的原名就叫“李修緣”,這些同志難免“小人之心”了。又比如向太太時不時就要狂轟周星馳,但周星馳對向太的狂轟一向就是束之高閣,從不回應。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周星馳是不愿意把精力花在打嘴仗和含沙射影上的。他或許更寧愿自己獨處和研究自己的電影。那么周星馳為什么會在電影的最后來一句:“他好像條狗啊”。我想周星馳說出這句臺詞主要是對自己電影事業一路走過來的艱辛發出感嘆,即使屬嘲諷,那也是自嘲,而不是針對某個人。另一方面我胡亂猜測周星馳至少應該讀過《史記》中的《孔子世家》一文。即使他真沒讀過也無妨,因為不論他讀過與否,他都撞上了孔子,在孔子博大精深,浩瀚無邊的精神世界里面,周星馳居然在一個角落上與孔子重合了。
《史記·孔子》:“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到達鄭國后與弟子走散了,孔子就一個人站在外城的東門處等弟子。當弟子子貢找到孔子后,給孔子如實講述了鄭國有人對他站在東門時的形象進行了評價。這個鄭國人對孔子的形象進行了一番議論,其他的不重要,最關鍵之處是說孔子像“一只喪家之犬”。不過我們的至圣先師聽到這句關鍵評語后和周星馳一樣高興的壞笑著說道:“要說我像一只喪家犬,真是如此呀!真是如此呀!”
孔稱自己是“喪家之犬”,周星馳稱自己“好像條狗”;孔子站在城墻東門外,周星馳站在大漠城樓上;孔子在東門外被鄭國人評頭論足,周星馳在城樓上被人圍觀起哄;孔子三歲喪父,由母親養大,周星馳七歲父母離異,也由母親撫養長大。為什么感覺這一切有如此的相似!
三
周星馳與孔夫子所擁有的“一條狗精神”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一)孔夫子開創了平民教育,有教無類。周星馳開創了周氏無厘頭喜劇,既有繼承又有開拓。此乃不走尋常路,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二)孔子“發憤忘食”,周星馳做事一絲不茍。此乃做事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精益求精的精神。(三)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去拜訪老子的時候,老子就曾善意地指出了他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的毛病。這個毛病容易傷害一些有地位的人并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周星馳拍戲數十年,因為對工作太一根筋而得罪的人也不少。被同行和曾經合作過的一些人吐口水也成為了家常便飯。此乃就工作論工作,對事不對人的精神。(四)孔子周游列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周星馳自立門戶,四處籌錢拍片,不以一兩部影片票房慘淡而退縮。堅信自己影片的品質,堅持創業,堅持自己的理想。此乃百折不撓,勇者無懼的精神。
天才與圣人總是孤獨的,并且異于常人。他們經常處處困難,步步難容,外在形象猶如喪家之狗,內心卻充滿了雄心壯志與蓋世才華,俗世普通險阻又有何懼!他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奔波,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累并快樂得像一只狗,他人不懂和哂笑又有何妨!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出穿,“好像條狗”與“喪家之犬”是周星馳與孔夫子給自己強大精神力量的最好詮釋與最具智慧的入世幽默!
這或許是一篇扯犢子的文章,只為給還在路上奔跑的人送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