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馬克李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已經是第二次看這本書了,第一次是高三畢業的暑假看的,想不起當初看了有什么感想。至少沒有現在的沖動想要記錄看完的所感。
觸動最深的應該的主人公的好友呂克,曾經夢想著成為一名濟世救人的的醫生,在主人公的幫助下呂克的父親終于讓他踏上醫學之路,而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面包師傅,但是一年多來的醫學生活卻讓呂克最終決定了自己想要的,不是醫學,而是繼承他父親的面包店。
“我在這里并不快樂,老伙計。我曾經以為,當上醫生能改變我的處境,我的父母會以我為榮;面包師傅的兒子會成為醫生,這會是個多美好的故事!只有一件事例外,即使有一天,我成功當上最偉大的外科醫生,但相較于我爸爸,我永遠無法望其項背。我爸爸或許只是做面包的,但你要看到那些在清晨第一時間來買面包的人,他們竟然如此快樂。你還記得在海邊小旅館的那些老人嗎?我曾為他們做個烘餅,而我爸爸,他每天都在創造奇跡”
或許你以為自己喜歡的的只是你以為的罷了,曾經一位老師告訴過我。我在呂克身上再一次得到了驗證。但是,還是要有那么一次經歷,你才會知道你想象中自己會喜歡的東西到底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不喜歡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不喜歡的,只有去嘗試,你才能得到一切的答案。
《偷影子的人》,一部親情、友情、愛情、夢想、現實、童年、成年的交織而成的小說。
“成長中的子女處于一種近乎純然的私心,對父母總是不太熱絡”
成長后的主人公是這樣,我又何嘗不是,我自以為自己的獨立就是脫離父母,其實想想,父母撫養自己二十余載,離家后的我卻不常聯系……包括此時的自己,總覺得似乎與他們沒什么話題可聊。或許以后的我會很后悔,但是現在的我仍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