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貼子在朋友圈火了。
網友感嘆:“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重要,作業什么的就隨其自然吧。”后面有人跟帖:“才五年級,你要好好活著……”言下之意,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這一帖子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響應,陪孩子寫作業儼然成為了當代女性快速衰老的元兇!很多媽媽都表示氣炸了:
網友1:“寄宿生媽媽也難逃厄運。本該母慈子孝,其樂融融的。但一旦開始寫作業,不出半個小時,便如潑婦罵街一樣!雞飛狗跳的!每個周末都要吼到周日晚上十二點!終于在她今年上五年級的時候,直接把我吼到頭暈目眩,去醫院一查說我心肌缺血,我才35啊!”
網友2:“甲狀腺結節、小葉增生、皮脂腺囊腫……一年三個手術,一位學渣的親娘表示徹底敗給了渣娃的迷之自信。”
網友3:“吼娃吼到尿失禁,還吼出了耳鳴...... ”
網友4:“吼的結果是,直接內分泌失調,氣得我渾身發抖,那個月大姨媽都不光臨了,其他時候小生氣就隨便亂幾天……我的壽命取決于我孩子的家庭作業。”
網友5:“我此刻光榮地躺在急診室急救,病因是腦出血,我深刻懷疑就是教孩子寫作業弄的,請不要再讓我陪他寫作業……”
網友6:“每次我吼完都是胸疼頭脹,等孩子睡著后又各種后悔內疚,然而第二晚寫作業又繼續各種吼。”
關于陪孩子做作業,很多家長都表示,那就是一部蕩氣回腸
每天陪孩子做作業,就像是在打仗。此刻的家長:嘴巴不閑,手不閑,各種暴躁抓狂。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總是各種吼、各種氣,那么根源在哪里呢?
根據家長的反饋,宗爸總結出6大主要問題:
1.孩子寫作業不主動,催都催不動。
有家長說:“我坐在邊上眼睛一放松,她就在那里磨磨蹭蹭。好不容易捱到她開始寫作文了吧,我就偷偷往背后沙發躺下,一個小時過后,發現她一個字都沒寫……”
2.孩子寫作業東張西望,不專心,磨磨蹭蹭耗時間。
有家長說:“一寫作業就尿尿,拉屎,喝水,肚子不舒服,腿讓蚊子咬了……各種事情都來了,分分鐘升起想揍他的念頭。”
3.孩子不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就停下來不動了。
有家長說:“A+b=15,b=2A。會做,A+b+c=100,A-8=c,不會做。”“練習聽算,問9減6等于幾?2!好好想想。2!認真想想等于幾?2!你說我還不吼等什么?”
4.孩子湊合應付,作業完成萬事大吉,家長每天查改過程特別痛苦。
有家長說:“每到孩子做作業時,我都變身河東獅吼,我都沒想到溫柔似水的我原來還有怒吼潛質,看著孩子一個錯誤反復修改反復錯,我心里那個火啊!我盡量努力克制,可還是明顯感到怒火充滿胸腔,只能深呼吸,控制控制……”
5.孩子不聽管教,還喜歡頂嘴。
有家長這樣說:“人家都說你們夫妻倆都是老師,孩子肯定最優秀,結果根本不是這樣的孩子題目做錯還頂嘴,我忍住火說媽媽是老師,說的道理你要聽,不對的就趕緊改!她來一句:你又不是我老師!”
6.孩子理解能力差,家長講半天仍舊理解不了。
有家長這樣說:“跟老二吼了倆小時教會了4以內的加減法,老公問今天晚上會什么了,我說會4以內的加減法了。老公說來考考她,1+5等于幾?我喊4以內、4以內的加減法!!!老公說,哦,4以內的啊,那4+5等于幾?……我得緩緩,氣的渾身疼。”
不得不說,每一個陪娃寫作業的家長,都是下凡歷劫的神仙!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身上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還需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易犯以下幾個錯誤:
1.監工式陪寫:孩子每寫一字,每做一題,家長就開始嘰里呱啦:“這一撇咋就這么難看?”“用橡皮別那么大勁”,“頭抬起來……”
孩子本身年紀小,專注力就會弱一些,家長一直坐旁邊盯著,不斷打擾,無形給孩子添了不少“堵”。
再加上間歇性即興咆哮,孩子整個寫作業過程處于非常不愉快、充滿壓迫感和恐懼感的氛圍。如此,孩子就更難集中注意力、做出正確判斷了。
2.保姆式陪寫:有些仁慈的家長則喜歡充當服務員角色。
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一會兒“口渴了吧!先喝杯水”,一會兒“乖,你最喜歡吃的櫻桃,快來嘗嘗”,一會兒“鉛筆禿了吧!媽媽幫你削削”……
這些畫面看起來很有愛,實際上對孩子注意力是一種干擾。
3.暴君式陪寫:孩子題做錯了,脾氣暴躁的家長張口就是:“腦子去哪了,都不想的?”“剛才怎么跟你講的,你是不是傻?”“又錯,你怎么不想好再寫!”……
孩子聽到的都是負面評價,學習的信心、興趣自然蕩然無存,在這種狀態下,他們自然錯誤頻出。
那么,家長們應該如何正確陪孩子寫作業?
1把握參與的尺度
陪孩子寫作,家長盯得太緊會給孩子一種“給家長寫作業”的感覺,這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家長放任不管,全憑孩子悟,也不現實,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他們還沒有養成良好習慣,家長放任不管,不利于孩子發展。
家長的正確做法是先過問一下孩子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家長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或者坐在孩子旁邊安靜的看會書,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家長再幫助孩子檢查作業。
2檢查作業前要給孩子做好“君子協定”
大部分父母為孩子檢查作業的模式都是: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父母審閱——指出其中的錯誤——讓孩子改正。
這么做看上去沒毛病,但潛在的問題會在孩子考試中充分體現出來:孩子缺乏自我檢查、自我修正的能力、依賴性越來越強。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要和孩子進行“君子協議”,在給爸媽檢查之前,孩子自己必須要先檢查。
然后,父母在檢查的時候,用另外的本子記下作業出錯的地方,并且先不給孩子看,然后告訴孩子你檢查出了多少處錯誤,讓孩子自己先進行復檢。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爸媽檢查作業是階段性輔助,自己才是學習的主力,自己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才能擁有優秀的學習能力。
3不同階段孩子,家長關注點要不同
家長檢查作業,也要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關注不同要點。
一、二年級時,家長應該重點檢查孩子字跡是否書寫端正,三年級以后,家長應該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
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xx,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后悔,家長可以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系,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
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4培養孩子“復習—寫作業—預習”的習慣
很多家長讓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其實,我們可以先“趁熱打鐵”讓孩子復習下今天所學的功課,加深理解和記憶,然后開始寫作業,這時寫作業也會變得更加順暢和容易,能增加孩子的學習信心。
寫完作業,可以適當放松,然后開始預習明天要學的內容。
復習能幫助孩子找到相對薄弱的地方,并在這個地方多下功夫;預習能讓孩子提前找到下堂課的重點,從而帶著問題和重點去上課。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5保證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和情緒
請記住:家長陪伴孩子的重點是保證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和情緒。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學習情緒,能讓孩子更快更牢記住知識。
家長要關注孩子在寫作業時的狀態,讓孩子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業和學習。顯然,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要不就是吼,這種狀態對孩子的學習狀態和情緒都會產生惡劣影響,完全背離我們陪孩子的初衷。
有網友感嘆:當初生完孩子,夜夜喂奶不能睡,浮腫得跟豬頭似的,天天盼望著“等娃長大了就好了”,可后來,我們才知道,到了孩子長大以后,也還是唐僧取經,九九八十一難,每一步有每一步的艱難。
陪孩子寫作業真的難熬,但家長們能做的只有耐心、細心、用心。父母智慧處理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在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親子關系哦!加油,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