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
1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稀缺》。
為啥要讀這本書呢?
因為,作者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命題:
“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
2
關于上面的問題,作者提出了一套理論。
根源:物資的稀缺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心態。
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
1.占用我們的“帶寬”。“帶寬”我理解為腦緩存+精力。稀缺的占用比失眠更甚。
2.產生“內部干擾”。我們不止會被外部的噪音影響正在做的事,也會被內部的“噪音”所干擾。比如,你想寫個ppt,腦子會瞬間“神游”到,雙十一到了,用有限的資源買些更價廉物美的東西之類。就是因為貧窮所產生的稀缺心態不知不覺俘獲了大腦的潛意識。
得與失:專注紅利與管窺。
專注紅利:比如在時間稀缺的情況下,我們更能專注于需要做的事情。而在任務開始階段,效率總是很低。
管窺:專注于某一事物,從而忽略其他更重要的事物,也叫“隧道視野”。比如書中,救火隊員因為時間的稀缺,專注于救火這件事,忽略了系上安全帶這件其他重要的事,命喪路途。說的通俗點,就是我們總是容易忽略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時間大量的被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所占據。
緩解措施:在“充裕”時做好計劃,計劃需要“閑余”。
貧窮的人,總是會在發工資的前的那段時間,對手上僅剩的金錢精打細算。其實,危機在發工資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充裕”階段埋下了伏筆。如果我們能在“充裕”的時期,做好計劃,并且留下一部分資金作為“閑余”,以應對特殊情況,我們就能把帶寬更多的放在更長遠的事物上。假如,在有“閑余”的情況下,我們就會理性的想到透支信用卡,分期支付這些愚蠢的行為,只會讓我們越來越貧窮,而我們貧窮的稀缺心態俘獲了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只能把目光放在眼前能“管窺”的事物上。
忙碌的人也是如此,書中有個醫院的例子,那家醫院經常手術室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滿足手術需要。解決方法是,空出一間手術室,用來應對特殊情況。確保其他手術室都能按計劃時間進行手術,因為特殊情況的插入手術實際上造成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推遲已經安排好的手術,而且長期加班會嚴重降低員工的效率。事實上,那家醫院缺的不是一間更多的手術室,而是一間“閑余”的手術室。
3.
感想:訂過很多計劃,總是折戟沉沙,從來沒有注意到“閑余”在計劃中的重要性,當然過多的“閑余”也會造成浪費。稀缺心態是人類的天性,我們需要不斷的提醒,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