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夏天。一來怕熱,一曬太陽就臉色發紅,容易中暑。二來怕蟲,大蟲小蟲長蟲短蟲都在夏季張牙舞爪,不穿上悶死人的長衣長褲,不敢出門。
夏天唯一讓人快樂的,就剩下摸知了。
知了,學名蟬,又名接了龜,接了龜,地區不同,叫法各異。
農村多樹,老宅子,空園子,街道兩旁,溝渠、河堤,到處是樹。樹多,知了就多。我們那的知了有三種。最大的也是最常見的,聲音高亢,大約就是古詩“居高聲自遠”中的蟬。還有種小一點我們叫咩了(同音不知何字),一只起頭千萬只唱和,有催人入眠之效。還有種入伏后才有的,叫聲比知了細而悠長,老家稱為伏了。
吃過晚飯,天已經黑了。河堤上,樹林里,一束束的光線,一閃一閃,那就是有人在摸接了龜。雖然接了龜沒有翅磅跑不了,摸接了龜的依舊盡量保持安靜,大小是狩獵,這是算是對獵物的起碼尊重?“這里有一只,哈,抓到了!”摸到接了龜的人,小聲的歡聲雀躍。
摸知了的,有大人有小孩。摸來大多為了解饞。
有的摸得多,第二天一早就拿去賣錢,集市上、飯店里都收。前幾年5毛一只,這兩年已經漲到一塊一只。摸知了的人多了,知了卻是永遠捉不了完似得。知了,可算是田野給予的額外饋贈?
小孩摸個幾只、十幾只,用井水沖干凈,就放鹽罐子里腌上一夜。等早上媽媽炒菜了,先把知了炸一炸,炸到黃橙橙,噴噴香了,放到小碗里,等孩子們解饞。外焦里嫩,一嚼咯吱咯吱響,唇齒留香。
其實已經好久沒有吃過了。酒店倒是一年四季都有,吃過幾次,總覺得沒有那個味道。也許是在冷凍室存放太久,失了新鮮;也許是調和油,失了本味;也許,成人的味蕾,嘗不出童年的味道了。
時光已逝永不回,走著走著 ,回家,竟成了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