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這句話只能表達出每一行都有第一,卻并沒有表達出行與行之間的比較。有縱向比較,沒有橫向比較。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句話沒有縱向比較,僅僅表達了橫向比較,才真正表現了本專題的主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不對的,但是興趣是有高下之分的!!!讀書只是三百六十行的一行,它絕對屬于上九流的行業。好讀玄幻小說的人就知道,煉丹、陣法等等行業屬于上九流,毒師、殺手屬于下九流行業。
區分興趣高下的標準主要是社會的需要程度以及被社會群體認可的程度
雖然我的論點是興趣有高下之分,但是我要提醒一句,這是在“三人成虎”的社會前提下存在的高下之分,如果你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強大,對自我信仰非常堅持,如果別人鄙視你,你還能很快樂的話,那么興趣對你本人是沒有高下之分的。下面,我將具體展開。
文章開頭提到了兩句經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社會的評價。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讀書是最高端的出人頭地的方式,而其他比如經商等都是末端。
在具體生活中,比如有些人自身喜歡玩游戲,但是他父母不認同,親戚朋友不認同,鄉里鄉親不認同。如果他的職業是游戲競技,當過年回家后,父母天天在他耳邊嘮叨“娃呀,咱能不能換個職業,這游戲競技不長久,天天都是玩沒啥正經事,以后會讓村里看不起,也不容易娶媳婦”;過年來親戚了,一問,“你在外是干啥的”,“游戲競技”,“這不行呀,得有個正經工作,別再外面干了,回來考個公務員或者老師,在父母身邊,還是個鐵飯碗”;一出門,遇見鄉里鄉親,“在外干啥”,你一臉不耐煩,連游戲競技都不說了,“天天打游戲”,“那就是沒工作了,看你這大學上的啥,還不如我們娃,高中上完就去干電焊,現在一個月三四千”。到處都是質疑聲,是不是“三人成虎”。社會上對“游戲競技”的評價不高,特別是思想保守的地方和人。當然,“游戲競技”只是一個例子,其他很多也是這樣。
當然,興趣高下的位置并非一成不變的。
首先,地域上并非一成不變。
比如同樣是公務員職位,在北上廣與在四五六線城市,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與大眾的認可度是不一樣的。在北上廣的人們看來,公務員甚至可以說就不算個興趣,只能算個一般工作崗位,收入不高還辛苦,現在法治社會限制還比較多。對于北上廣大城市的很多人來說,第一次考上公務員崗位,就是當做一個翹班,為將來工作計而已。比如想干律師的,可以在法院檢察院混個兩三年,混個臉熟再出來,就相對好干些。但是,在四五六線城市人們眼中,公務員就是很高端(雖然現在認可度也在下降,但依然處于高端),鐵飯碗,還有權力,社會地位還高,工資雖然不高,但絕對屬于中等偏上的。而且干著還能實現自己的權力欲望,與興趣也能沾上邊。
其次,時間上,并非一成不變。
同樣是讀書,過去在漢唐以來,和平年代,讀書幾乎是唯一升到社會高層的途徑,被基層大眾甚至上層來說都是非常重視的。比如,貴族雖然通過九品中正制等制度能夠一步登天,但是如果能夠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官員,在他們看來也是一種成就。然而,當代社會,人們對讀書雖然也很重視(當然,表面上看,教育投入可以說比過去更大了),但是“讀書無用論”也悄然崛起。很多人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就不再上學,直接出去打工了,特別是前幾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