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完孩子的頭一年,婆媳矛盾逐漸上演。婆婆一頓對我人格詆毀的話,句句激怒、刺痛著我。
是的,從最初了解我開始,她就對我這個人有著很大的偏見和不滿,包括年齡。
暫時在家全職帶娃,雖符合我的個人意愿,但這并非我的決定。而全職媽媽”這個角色,在這樣一個傳統觀念非常強的普通中國家庭里,已經被看不起了。
“這孩子好帶得很,帶出門玩,一天一下子就過去了。”
“現在誰家里不是老人帶孩子,年輕人上班,讓你在家帶孩子多享福。”
“30歲的人了,都被社會淘汰了。”
......
按照上一輩人的經歷來看,她說的句句在理: 把娃放腿上跟人拉一天家常確實帶得輕松;年輕人不上班在家帶孩子,太不劃算了;30歲就是中年人了,慢慢變老變得沒有價值了.....
可是,一個教育專業出身、教過數百名孩子、看過一些育兒書、深受過原生家庭的影響、生活在2020年這個網絡高度發展年代的年輕媽媽,怎能認同在與現在完全不同的社會背景中生活的上一輩人的老舊思想和養娃的經驗之談?!
他們(包括很多年輕人)怎么也無法理解:
在家帶娃并不比外出上班輕松簡單;
早期多花精力和時間對孩子教育,未來省下的補習費、醫藥費、因操心孩子而誤工的損失等等,并不比頭三年媽媽重回職場掙到的少;
科學的養育方式對一個孩子的一生會有多么積極的影響,而且頭三年至關重要......
若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我也就賭氣早早地重返職場,把孩子全權扔給老人帶了。與能親自參與孩子的教育相比,遭受一時的“眼光”又算得了什么。
02
對育兒知識的了解越來越多,就越想親自參與孩子整個幼兒時期的教育,也越希望在家全職帶娃。
但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全職媽媽終究還是要走向職場的。
“30歲就被社會淘汰了。”這句話雖然很難聽,但我還是認真想了很多。懷孕、生娃、帶娃兩三年,再回職場,我還有競爭力嗎?
經過和娃爸的一番分析討論,心中的焦慮突然開始止不住地擴散。
事業因孩子的到來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但競爭者還在繼續向前奔跑;
一年365天的疲憊狀態下世界里只剩下孩子,但競爭者學習進步升職加薪越走越遠;
再回職場加班出差離家遠事多壓力大的工作難以勝任,但競爭者個個能力突出還任勞任怨……
結婚生子的女性,在事業上真的是太弱勢了!
最后娃爸總結式地反問:“也就是說,等你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就沒有競爭力了,等于是被社會淘汰了對吧?”
我答道:“如果不一直學習的話就是的。”
03
知乎上有很多人提“全職帶娃如何開展副業?”這類問題,也有很多高贊回答,寫自己如何一邊帶娃一邊兼職、微商、寫作等等實現帶娃和事業兼顧的勵志故事。
從她們的故事中我看到,副業,是保持學習的一種方式,是為了不與社會脫節,是想消除身邊“看不起”的眼光,是想打破“伸手要錢”的不情愿......原來,殘酷的現實會逼得人厲害起來。在壓力面前,我也不得不開始做出改變。
雖然養娃重任在身,但也不得不十二分地強大起來,再騰出一些空間留給事業。長時間窩在只有孩子和老公的小小世界里,也許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一個逐漸失去自我價值的人。
我給自己重新制定了計劃,重啟自律之路,在養娃之余,開始挖掘我的那口小小井。
持續學習
工作暫停了,工作所需的技能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學習。專業領域的書、隨時更新的方法論、同行的基本情況,都要去關注和了解。
2020年印象筆記開啟清單人生,計劃、復盤、書單,清清楚楚地寫下來:
自律
沒有上班的日子,更需要靠自律來安排好一天的任務。早起、運動以及打卡是我保持自律最有效的方式。100天打卡重啟:
專注
寶媽的時間太有限,一天能拿出整塊的2小時來寫作都不容易,專注于一個領域和某一方面的技能太重要了。在帶娃的同時,我會閱讀教育類的書,并希望在此領域深耕,以寫作來做輸出。
只有不停地充電,才能在暫別職場幾年后依然保持個人競爭力,才能較好地應對后期既要養娃又要養家的挑戰。
04
某天在刷知乎時,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和頭像,點進主頁,有1w+用戶關注,仔細看竟是我的老同事好友。孩子2歲了,她早已開始做個人品牌的創業,在知乎寫了很多專業領域的回答和文章,已實現知識變現。
我十分驚訝,從她的文字里了解到,原來生完孩子后她一直那么低調地在學習,在默默耕耘著自己的事業,每天都在成長和進步。
所以你看,榜樣就在身邊。
每天拖地、洗碗、換尿片、喂奶的時間,就別整天惦記著婆婆和她的埋怨了,畢竟我可不想成為她那樣的人。而我的人生目標清單里,多的是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