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閑暇之余免不了抱怨幾句:現在的學生打不得罵不得,那些調皮難管的學生怎么辦呢?也一個勁兒地表揚嗎?老師太難啦!抱怨歸抱怨,有智慧有責任心的老師們可是各有奇招各有其道。每個有智慧的班主任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辦法。
? ? ? ? 去年七月份,我送走了畢業(yè)班的孩子,九月份迎來了一群稚氣呆萌的一年級小可愛。一年級的小學生天真活潑,明亮的大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了向往,每天都歡歡喜喜!如何讓他們保持這樣一份單純的歡喜,開開心心上學,又能遵守上學后必須遵守的一系列“條條框框”呢?
? ? ? ? 所謂獎懲有道,獎勵的方式花樣新奇,形式多樣,每次獎勵都能讓學生心生歡喜,這不難,不在此贅述。這里講一講我的“懲罰”措施,怎么做能讓那些規(guī)則意識薄弱的學生盡快建立規(guī)則意識,對學校對老師有一定的敬畏之心?怎么做能幫助一年級學生盡快適應小學以學為主的學習方式?我選擇了“請喝茶”!? ? ?
? ? ?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皆愛喝茶,大詩人蘇軾就有“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感概。喝茶也是傳統(tǒng)的待客之道,而我借來作為我的“待生之道”。那些難管教,屢次違反“規(guī)則”的孩子,就會被“請喝茶”!不過,“喝茶”有“道”。
? ? ? “茶道一”:事不過三原則。每個孩子都有可能犯錯,犯錯是孩子成長的試金石,發(fā)現孩子的錯誤,巧妙引導即可。我們允許孩子犯錯,引導孩子改錯,表揚孩子歸正!但是如果同樣的錯誤,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犯,那就應該給予適當的懲罰了,這是我“請喝茶”的前提。
? ? ? “茶道二”: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原則。我在班級里和全班同學講:班級里發(fā)生最嚴重的事情才會被“請喝茶”!老師最生氣的時候才會被“請喝茶”!犯了“大”錯才會被“請喝茶”!讓學生覺得“請喝茶”這件事很重要很嚴肅。這是“高高舉起”。而事實上真的被請到辦公室“喝茶”的同學,我只是輕言細語了解情況,嚴肅告知他事情的輕重緩急,讓他從“威嚴的請喝茶事件”里感受“輕言細語”的力量,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至于讓他因為犯下一點錯誤被老師聲色俱厲的批評打擊得沒有了學習的興趣,臉上沒了那份珍貴的歡喜。
? ? ? ? “茶道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是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喝茶喝的是情調,看著茶葉在沸水中翻滾、舒展,那色澤的變化,讓人的思緒柔軟綿長,澄澈的茶水芳香撲鼻,小小地品上一口,身心舒暢。教育學生,我所追求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把學生請來“喝茶”,我通常會輕言細語、諄諄教導,我相信溫柔的語言比厲聲呵斥有力量!
? ? ? “茶道四”:有始有終原則。被“請喝茶”的同學至少是兩次被“請喝茶”。第一次被“請喝茶”,我會告訴學生,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以及錯誤行為帶來的后果,然后告訴他改正錯誤的方法或者說做法。最后我們會約定一個時長,第二次“請喝茶”。第二次“請喝茶”,我會讓學生匯報自己是否已改正或者說是否有進步,進步或者改正的學生就會得到適當的獎勵。
? ? ? ? “茶道五”:“一加一”原則。每次“請喝茶”先談主要事件,然后一定要借此機會閑聊幾句,比如:你喜歡唱歌畫畫嗎?平時在家都玩些什么?周末一般怎么度過?你最好的伙伴是誰?你可以給老師講一下你最喜歡的故事嗎?……抓住這難得的獨處時間,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懂得學生。經此“請喝茶”,師生關系不疏反近了。
? ? ? 最好的效果當然是兩次“請喝茶”,學生的錯誤行為就能得到規(guī)范和改正。也有個別同學多次被“請喝茶”,這就需要老師更多的耐心,更智慧的談話技巧了。
? ? ? 總之,我的“茶道”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和學生談話這樣一件每個班主任每天都會去做的日常小事,把它以“請喝茶”這種特別的方式,“夸張”地表現出來,讓學生感受事情的嚴肅性,從而懂得集體生活里規(guī)則意識的重要性,進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而且談話的方式是在辦公室相對安靜的空間,比起在班級里被當面訓斥,維護了學生的自尊,老師的輕言細語也不會在全班學生面前失去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