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時力學習日志】
本訓練營:2021年100天精時力營·減法
今日主題:2-6 本周復盤&答疑
學習日期:2021年10月23日
1、[我記]我學(客觀)+我思(主觀)+正反栗子+今后行動:
1.1 邏輯應用
【我學】
崔律每節課放的圖片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她的書籍的整體框架。同時,崔律提醒我,這不是考試,不是要背誦這七個章節,而是要用邏輯。當明白知識的邏輯后,記住只在一瞬間。應用時,也能知道遇到問題時去哪個章節找解決方案。
【我思】
之前我對邏輯沒什么感覺,也沒太強烈的想學習的愿望。現在跟著崔律每天聽課、寫日志,尤其是最近的清晰思維、答疑課,讓我開始對邏輯有了學習和應用的動力。用邏輯來思考、用邏輯來記憶、用邏輯來應用,我很期待。
1.2 答疑:睡眠&日清單
【我學】
(1)幫助崔律秒睡的原因之一是日清單。當崔律把所有想做、要做的事情列入日清單,又知道只要自己列入日清單就能完成時,就能釋放大腦的緊張感。
日清單:我們不需要真正完成任務,只要為這項未完成的任務制作一個清晰的實施計劃,就可以減輕壓力,釋放大腦的緊張感。這樣能讓我們把大腦有限的精力用在其他有價值的任務上。
(2)關于睡眠的建議:
①不要睡得太晚,22:00-02:00是黃金睡眠時間,對身心的修復效果最佳,盡量23:00前睡覺,創造最多的黃金時間。
②不要起得太早。古話說,日出而作。早于日出起床,對身體不是那么好。
甄艾補充:人要跟著大自然的節律生活。冬天要早睡晚起,春天要早睡早起,夏天要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
③養生和精力管理:不只考慮當下,還要看長遠。
(3)如何匹配學習成長和睡眠呢?
先尋找最優的方案。如果沒有最優的方案,從次優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優的。比如,稍微犧牲一點睡眠,或者,稍微犧牲一點學習時間。
遵守睡眠周期的話,醒來會比較容易。不遵守的話,如果深睡眠期間被叫醒,會感覺身體特別沉,難以清醒。
【我思】
最近天氣冷了,日出推遲到6:00了,能曬太陽的時間也少了,感覺整個人也有點不太有活力。我看到4:30、4:00起床的小伙伴,偶爾也會想:我要不要更早睡更早起,這樣就能既參加冥想課,又能在冥想前安排拉伸了。想了想,還是沒做,現在已經早于日出1小時起床了,如果更早,真心感覺對身體不那么好。
今天聽課時,我在旁邊寫了“我希望周末能睡90分鐘的午覺。”、“我希望周末能放慢節奏。”。用日清單安排一天,的確會很充實,也的確減少了焦慮,讓我放松,但是嚴絲合縫的日清單有時也會讓我有壓力,擔心一個墨跡就影響下一個,會變得急躁不安。我希望至少是周末,我可以稍微放松下,允許自己慢慢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正例】
我想參加冥想課,但是沒有選擇更早起,而是推遲了自己的早餐時間,取消了早課預習。
【我行】
√將“午睡90分鐘”列入周日的日清單。
2、[復盤]我本周在精時力方面的收獲:
(1)跟隨課程,檢視了自己的一日三分法、時刻遵守時間、日常雜事的安排、根據外界因素調整作息、他人配合的場景、吃水果等,從精時力的角度發現可以改善的點,并提出了改善方案。
(2)知識點盤點:
任務切換:一日三分法的三種思維方式、時間余量、專注的儀式感。
任務逾期:養成時刻遵守時間的時間意識;到點就做;設置時間余量。
臨時任務:新任務,明天做;到點就做。
外部變化下的作息調整:規律化(不變)+調整/優化(變);調整心態;先自律,再規律他人。
精時力狀態下的看劇:高速用腦和單一思維的場景下,安排多種休息手段——午餐+看劇+小睡+水果。看劇不上癮的秘密是先看大結局、看日更/周更、習慣。
精力管理的要點:管理。要養成精時力的意識,哪怕吃水果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和規劃。
3、[復盤]我本周在其他方面的收獲:
本周崔律采用了答疑課的形式,我也跟著崔律調整了自己寫日志的方式。給嘗試回答小伙伴的疑問的自己點贊,給在日志中對比崔律的講解和我的回答的自己點贊,給本周克服了畏難情緒、調整打卡時間的目標、愿意投入更多時間思考和輸出的自己點贊。
4、[點課] 休息周我想聽崔律領讀的書:
親密關系類,比如《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愛的五種語言》等。
或者關系力、溝通力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