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精力升級課·第2.6講學習日志】
這是2019年4月20日“崔律精時力”之“21天精力升級課”第2.6講(中期充電篇:本周復盤&答疑)的學習日志。
1.我今天的收獲:
1)回顧了2.5課的知識點,回顧了小伙伴們在2.5課的收獲和實踐。
2)崔律進一步講解了快速充電、連續充電、涓流充電的特點。回顧了2.1~2.5課的課程內容。
3)對本周內容的答疑解惑。
【用文字梳理思考】
* 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對待。
* 以買東西為例。本來很糾結,通過梳理會發現買有買的好處,不買有不買的好處。寫完后,能較為快速地決定買還是不買。如果決定要買,就去買。
* 想起“待辦事項”。比如想起需要買醬油了,可以寫入日清單中。
* 寫出來但是沒有做出來決定。也沒有關系。不是一開始做就能整理出頭緒的。剛開始是要將頭腦里的思考顯性化。繼續寫,繼續練習。
【日夜光線】
從睡眠的角度來看,晚上睡覺最好關窗簾。因為室外的光線比較明亮,睡覺最好制造黑暗的環境,幫助我們入睡。從私密性和安全性來看,也建議睡覺的時候拉上窗簾。早晨起床后拉開窗簾,讓陽光進來。
2.我本周內收獲的知識:
本周是連續充電,屬于比較緩慢的充電方式,不能馬上見效,需要時間來培養一些好習慣,或者改變一些不良行為。主要是針對腦力進行充電。
1)當前人們已經從知識工作者時代進入腦力工作者時代。與人工智能相比,我們的優勢在于思考腦,關鍵詞是專注力和創新力。所謂專注力,包括更加深入鉆研、深入研究、獨立研究、深入思考的能力,這是向下的維度。所謂創新力,包括新東西、新思維、新理念、新方法等,這是橫向的維度。
2)研究發現,思考腦的注意力有限,不能三心二意,只能一心一意。我們過去以為的多任務并行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任務切換,除非是一邊坐地鐵(坐著不動)一邊玩手機/聽課這一類情況。任務切換:做一段任務A,再做一段任務B,再做任務A,再做任務B……并非同時推進2個任務,只是切換的時間非常短暫。多任務并行的危害是無法深度思考;無法專注;容易出錯;有危險。所以,我們要堅持“一天只做一件事”的基本原則。這里的“一件事”主要指的是“需要高注意力的事”,比如聽課、工作等。
3)2.2課對比了“一邊做家務,一邊聽課”和“一邊寫報告,一邊回微信”兩種不同的“一邊……一邊 ……”。前者的兩個動作是同時進行的,注意力頻繁切換,屬于“真·一邊……一邊……”。后者的兩個動作是在頻繁切換的,注意力也是頻發切換的,屬于“表面上的一邊……一邊……”。兩者的相同點是注意力都在頻繁切換。不同點是前者的動作同時進行,后者的動作頻繁切換。不管是哪一種,都適用于“一次只做一件事,停止多任務切換”的原則。為了解決第2個問題,我們可以制造離線時間,不讓即時信息打擾我們。
4)2.3課:用文字梳理思考。學習了零秒思考筆記法,還下載及安裝了訊飛輸入法。其中零秒思考筆記法在寫的過程中不用思考,直接記錄頭腦中的想法。目的不是寫出有邏輯的文字,而是用文字將大腦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是最初步的做法。這種方法可以整理混亂的思緒、尚待解決的事情、自己的想法,人也會變得更有條理。可以減少原地打轉的思考;可以減少淺層思考,通過查看做的筆記,進一步挖掘深層的思考,提高頭腦運轉的速度。總之,想到的事,不論是什么,先寫下來。
5)2.4課:為大腦留白。為了讓大腦更好地休息,為了更專注,我們最好不要用信息把大腦塞滿。
6)2.4課:音樂對腦力的作用。
【基本原則】
a)做重復枯燥的工作時,聽音樂(以前聽過的音樂或沒有歌詞的純音樂)會好過一些,同時也能幫我們更快地完成任務。之所以選擇以前聽過的音樂或純音樂,是為了避免注意力被音樂分散。
b)做一些費腦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學習、寫作的時候,關掉音樂。
【例外情況】
c)做創造性工作時,來點兒背景音樂似乎是有益的,可以幫助思維的發散。
d)如果是某一行的專家,做擅長的工作時,即使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音樂也會有效果。當然,自己實踐時,最好觀察自己對音樂的反應,找到常態和例外情況,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使用。
6)2.5課:日夜光線。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窗簾,讓陽光進入房間。白天多曬陽光。夜間盡量把燈光調暗,尤其是入睡前60到90分鐘內。
7)2.5課:心流。想要獲得休閑中的心流,可以:多安排一些主動式休閑,培養興趣愛好;將被動式休閑轉化成主動式休閑。例如在看劇、刷朋友圈、玩游戲時,多問“為什么”,并且去尋找答案;可以多關注細節;帶著積極的目的去做被動式休閑等。
3.我本周實踐中的成長:
1)【制造離線時間】
最近“一邊聽課/寫日志,一邊回微信”比較常見,因為7/20我們分舵主辦長三角拆書家成長大會,我負責物料統籌,需要時不時地與物料組、籌備組的伙伴們交流。周一晚上在家聽課和寫日志時,將手機置于“勿擾模式”,制造了離線時間,沒有時不時看微信和回微信。
2)【語音記錄】
下載及安裝了訊飛輸入法,設置了長文本輸入,并且嘗試用語音輸入法給家人發了一些信息,感覺很有意思。
3)【為大腦留白】
過去外出參加活動或與朋友聚會,都會帶一本書,然后在地鐵上看書。這周學習了“為大腦留白”。周二晚飯后去參加崔律專場拆書的地鐵上沒有看書(帶了一本書),而是先在打卡區點贊,聽了崔律給大家的點評語音,然后放空自己。
4)【光線】
過去雖然有安排睡前程序,20:45鬧鐘提醒關閉電子產品,但是沒有嚴格執行。這周(周二晚歸除外)大多數的晚上睡前75分鐘會關閉大燈,只開臺燈,把燈光調暗。昨晚甚至調整了睡前程序,先洗漱和提前準備(廚房準備次日早餐、燒熱水;衛生間洗漱;客廳給手機充電),然后關閉所有大燈,只保留臥室臺燈,閱讀紙質的《傅雷家書》,然后睡覺的鬧鐘提醒時,將手機放到客廳,調整時間記錄類別,回到臥室,關閉臺燈,讓房間處于黑暗狀態,進入睡眠狀態。
5)【日間小睡】
早晨兩節課后的15分鐘微睡眠基本穩定,午飯后的25分鐘小睡也基本穩定。例外:周二晚上外出參加活動,晚上只睡4個睡眠周期,周三感覺疲憊,上午的小睡變成2個睡眠周期,下午的小睡又變成1個多小時的睡眠。
6)【零食】
上午在家時會在9:30、10:00補充零食,補充精力。
4.我的疑問(周六答疑):
無
5.其他想說的話(如有):
學習小伙伴,制作實踐小本本,記錄“我已經實踐的”、“我計劃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