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一年級分班家長會落下了帷幕,每位班主任都結實了一幫小可愛。
而我所教的一(8)班在整個年級個子最小,沒有高出一截的,都是齊刷刷地一般胖瘦,一般高。在整隊中發現,比別的班的孩子矮一大截。而在這之中,又有幾個更加小個子的,卻像猴子一般頑劣,或者屁股粘不到板凳上,或者坐在板凳上就縮個小腦袋,滾來滾去的,從來沒有一個正行,手上也不停地玩著東西,甚至還看著他們有時轉頭過去拍后面一排同學的桌子和拿別人的東西。這群頑劣之童,卻完全不識字,真是零基礎起步呀!我只有從一個個生字教認,引導他們組詞、說話,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體現語言運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言在生活中的實際用處。我開學家長會上與孩子和家長的約定:每天用語音說一句話,記錄自己的生活,幾乎每天全班同學參與,我真是太高興了!語音轉文字,那就是每人都有一本個人成長記錄冊了。
這幫小可愛每天課堂上悶不做聲??粗@些缺乏生活見識和閱歷的孩子,說到“草原”,卻只有一個人說去過,可見,他們的生活面是多窄呀!真讓我不可想象他們平時的生活是怎樣的單調乏味。并不是他們不與我展開交流,真的是他們的確不知道或者就沒有見過,我也是能理解這種現狀。
兩周過去了,發現他們漸漸聲音大了。時間不語,卻回答了一切。我想這是他們越來越自信的表現,他們天天在自己的說話中,都表達了自己午休課程吃了什么,非常好吃,白天學了什么兒歌等,彈性課程做了什么,充分表現出他們是特別喜歡學校的吃、住、學的。愛上了一所學校,就愛上了這里面的所有一切。
漸漸識字了。最近學的十幾個字,每天的課堂前,我都會復習所認的字和所學會寫的字,這樣反復滾動復習,我想他們都一定會積累得越來越多。因此,他們的小嘴會越來越會說,兒歌也背了30多首了,真了不起。那天,一個小女生說:“陳老師,你不是最喜歡跟我們講故事嗎?”我聽后,有些慚愧,現在行課按課表上,沒有機動時間,不像第一周行為習慣訓練周,我一定會抽時間給他們講故事,并且表揚每天都帶繪本來的同學,我會培養他們喜歡講故事和聽故事的好習慣。
生活就是這樣,你給予他什么,他也回饋與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