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第幾次看《雛菊》這部電影,只記得第一次看時被賺足了眼淚。為了樸毅的深情執著;為了正佑的沉穩熱切;為了慧英的純粹真摯……空閑時臨摹《藍調雛菊》又想起這部劇 就重溫一回。這次透過悲傷的愛情,又看到了一個畫家的初心。
女主慧英是一名畫家,生活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荷蘭,梵高的故鄉,我想導演選擇在此地拍攝,自有他的用意吧。純凈的天空,如畫的小鎮,這里太適合文藝故事的發生。
電影《雛菊》截屏
電影《雛菊》截屏
電影《雛菊》截屏
電影的開頭慧英獨白:“對我來說 雛菊就像小小的向日葵 梵高畫向日葵 我畫雛菊 是梵高使我夢想成為畫家”。25歲的慧英還在等待自己的初戀,卻已開始準備個人畫展,由此可見畫筆陪她度過了多少時光。慧英對于繪畫的熱愛不亞于戀人。
隨著劇情的發展這一點表現的越發明顯。從傷痛失聲,到戀人消失;從生離到死別。一切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是女主對繪畫的堅持。樸毅第一次靠近她時也在心里說:“我一直都在想象當我靠近她的時候 會從她身上聞到雛菊的香氣 而實際上卻是顏料的氣息而已”。
慧英的生活總是與繪畫息息相關,每日做街頭畫家或外出采風,她的生活也都可以在畫里尋見。感動于有人為她建一座橋,用心畫一幅雛菊回贈;好奇每日送花人是誰,用一幅幅畫著影子的圖畫表現;思念正佑時會不小心把別人畫成他;為無法回應樸毅的好而感到抱歉時,就為他畫點什么……
熱愛畫雛菊的慧英擁有雛菊般清新、純粹的靈魂,正是這份讓人感覺自然安心的氣質,使她贏得了兩位男士誠摯的愛戀。只可惜結局沒有像正佑期待的那樣“我們應該一起去畫展 將來不管誰和她在一起 另一個 都會是她最好的朋友”。正佑的生命停留在4.15,慧英畫展當天。慧英最終也為了不在錯失心中初戀而中槍,血跡染紅了那幅雛菊油畫。
電影《雛菊》截屏
電影接近尾聲再次感慨萬千,除了悲傷的愛情,更是被慧英堅持夢想的初心而撼動。雛菊(繪畫)之于慧英,就像慧英之于樸毅,是不為外界影響的堅持,是心底永恒的摯愛,一見傾心,至死方休。縱使慧英生命短暫,26歲已化成黑白,不再有變量。但能夠一生堅持一件事,并由之相伴到生命終結,多少也讓她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