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一本書就能夠學會如何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而是通過閱讀概述有所思悟。當我們遇到問題,首先先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分析,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
1.問題到底是什么?(問題的定義)
書中說:“問題是理想狀態和現實狀態之間的差別。”遇到問題先想著怎么去解決,往往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才能解決問題,所以不要放棄去尋找正確的定義,雖然無法確定定義正確與否。該書也提醒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根本就沒有一種東西叫做“最終解決辦法”。
2.問題該由誰解決?
其實有時候大多數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在出現問題時,人們往往會客觀地看待,而不會將問題轉移到自己身上。
3.問題來自哪里?
大多數情況下,問題的根源在自己身上。當別人可以妥善解決自己的問題時,就不要越俎代庖。
4.你真的想解決問題嗎?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三位玩具廠的副總裁向一位年輕有為的程序員湯姆求助,公司如何將批發商的訂單分配給三家工廠生產,才能使總成本和運費最小?最后得出的解決方案很簡單,就是把另外兩家工廠封掉,只留一家工廠,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的訂單都分配給這家工廠生產,費用也就隨之降低了。而隨后三位副總裁直接否決了他提出的方案,理由是董事長不會愿意搬到太平洋岸邊來,這會令他很不開心。這下湯姆反應過來,他們根本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他們既想讓董事長滿意,又想提高效率,他們根本不想去解決這個問題。
無論表面上表現得如何,在他們提出他們所要求的東西之前,極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5.問題的解決方案還有問題嗎?
問題都已經解決了還會有什么問題?當然有。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百分之百解決了問題。我們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只能把可能存在的問題縮小再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