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在網上攻擊你,匿名的,你就像人在暗中被挨了一棒子,怎么辦?你當然不會怎么辦,因為你不可能順著網線去找他,有時候報警也無濟于事。考慮到網絡的隱匿性,對抗網絡攻擊完全是個技術活,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時候,你還拿那些把你整了一遍的人真沒辦法。
雖然我們都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其實這是一種理想,而不是現實。從違法犯罪的角度來看,網絡犯罪跟其他犯罪類型有很大的不同,而且現實犯罪向網絡犯罪的概率已經大幅度地提升了,你可能發現現在的小偷強盜少了,其實不是,只是換了一種形式,以前小偷強盜要在車上或人堆里犯罪,但現在,他們坐在辦公室里,都是穿著西裝的野獸,他們用以傷害別人的武器,從原來的起子扳手和菜刀,變成了鍵盤和鼠標。
雖然網絡犯罪和現實犯罪看上去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但犯罪份子的目的沒有變,盜竊錢財和信息,販賣非法物品,分享黃色資源,等等這些跟現實中的傳統犯罪是一樣的。但這也不是新瓶裝舊酒,社會科學家旺達 · 卡佩勒非常簡練地解釋了這一點:網絡空間是由一個新的,去領土化的,非物質化的,無實體化的環境組成,這種環境在關鍵方面跟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不連續的,脫離的。
在現實傳統犯罪中,犯罪學理論一直依賴于犯罪者和受害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合流。也就是說,當你在現實中被侵害,你和害你的人都有時間和空間上的證據和線索。可是,在網絡時代,時間和空間不再像過去那么重要了,犯罪行為甚至可以定時,計劃在幾天后發生,比如黑客操縱肉雞攻擊你的網站,不需要立刻行動,只需要設定程序,延時攻擊,定時定量的停止就可以了。再比如,一個人罵你,公布你的隱私,他可以完全在另一個國家進行,這就是那種沒有邊界的攻擊,你怎么辦?
雖然網絡犯罪讓大家處境堪憂,但是,根據常規活動理論(RAT)來看,我們對于防止和震懾網絡遠程犯罪攻擊,還是有方法的,RAT理論提出來犯罪所需的三要素:
一個有動機的罪犯,這個人想要對別人造成傷害
一個合適的目標,犯罪需要受害者
缺少阻止犯罪的人或物,比如警察和防火墻
從這三點,我們可以發現,只要我們消除了其中任何一點,犯罪發生的可能性就很少,這就是在潛在的幫助我們自己,當然也能阻止犯罪的發生。RAT理論對于理解網絡犯罪是有幫助的,比如,在網上我們保持文明,就能少樹敵,少樹敵,就減少了被別人攻擊辱罵甚至找上門來砍人的潛在可能,這就等于在根本上消除了自己成為受害者的可能。當然,也有的犯罪就是要處心積慮地整你,想你錢,敗壞你的名聲,或者就是純粹的看不慣你的言論,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寄望警察和網絡安全機制,然而在網絡上,權威是最無足輕重的,因為沒有人可以現場執法,110不會十分鐘趕到數字現場,往往是等到我們受害了,錢沒有了,名聲臭了,警察才來,還需要看你的傷害夠不夠立案。
前面說了,RAT理論是常規活動理論,就是說,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我們的家,我們的社區,我們的網絡空間,這些要素會影響我們成為犯罪者和受害者。我們在哪里玩很重要,研究顯示,如果我們花很多時間購物,那么我們就更容易被詐騙犯盯上,如果我們總是瀏覽亂七八糟的網站,收到性內容和賭博內容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讓網絡犯罪變得容易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在網上可以非人化。不僅可以把自己不當人,也可以把別人不當人,如果我們把人不當人看,就會發生可怕的事情。上網其實就是體驗思想脫離的感覺,無論好壞,互聯網把我們從現實中解放出來,導致了一種單調的體驗,從而剔除了我們現實中的多種感官,讓每個人變得多肉,脆弱,不堪一擊。
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網絡犯罪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虛無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魔法傷害,是心理暴力。研究顯示,網絡對人造成的心理傷害,比過去的任何類型的犯罪都多。隨著網絡技術的升級發展,犯罪手段也在發展,但是網絡上沒有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