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封改變了一切的信
奎妮的一封來信,讓哈羅德開始回想自己這幾十年幾乎一成不變的生活,還有自己在這生活中錯過的那些人,那些事。在走過一個又一個郵筒卻依然沒把回信寄出的時候,哈羅德的改變已經開始了。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改變的契機,這契機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或者是物,然后改變了的思想開始改變我們的行動。
二、時隔了二十年的一通電話
是的,一句簡單的安慰話語太過單薄,哈羅德想為他這位多年前的朋友做些什么,偏偏碰巧在這天與加油站女孩的對話中聽到的信念一詞,莫名的讓他身體里涌現出了一股力量,促使他有了要走路去貝里克郡看奎妮的決定,于是他撥通了奎妮所在的療養院的電話。
三、旅途開始了
因為奎妮的病情不允許有太多的時間去回家再做計劃,所以即便是無計劃的開始,哈羅德也堅持要走下去。哈羅德知道,他的這個決定妻子是不會支持的,周圍人肯定也會勸阻,但不考慮現實因素,只為一個美好的可能性他都要堅持下去,這是他心的指引,就從這一步開始,他的目的地歷歷在望。
有些時候我們做出的某種決定需要自己內心的堅持,畢竟旁人的意見也受限于各人的經歷,并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
四、全新的開始
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幾個起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展開了新的一頁,實際上卻可能只是重復以前的步伐。
之前的旅途中,因為一些痛苦的回憶,哈羅德的心中充滿憤懣與痛苦,所以他的身體不堪負重,行走最終變成了一場與自己身體的戰役。而現在他的信念更堅定了,同時也不忘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五、懷疑—放棄—轉機:第二通電話
在決定走路前哈羅德并沒有確認過奎妮是不是在等他,畢竟第一通電話只是療養院里的人代接的,讓奎妮等他的話有沒有轉達給她,或者奎妮現在還是不是活著這些他都沒想過,但現在他忽然害怕了,害怕自己還沒走到地方奎妮就不在了,與此同時與妻子的關系在旅途中不斷的通話聯系中也慢慢緩和了,他,想家了。
和療養院的第二次通話,讓哈羅德確認了奎妮也在等他這一事實,因為一些因素,他開始了野外露宿的新嘗試。
六、新的旅途方式—接受與饋贈
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
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哈羅德給遇見的陌生人講述奎妮和加油站女孩的故事,一些人會給他提供食物等資助,作為資助的交換,他也會傾聽他們的心里話,只是依然拒絕好心人要捎帶他一程的提議,堅持步行。
七、朝圣追隨者們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哈羅德的故事,然后有一部分人加入了他的隊伍,但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走路去看奎妮的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這些人之間產生的矛盾和爭執,已經嚴重拖慢了哈羅德的時間和進度,而且本就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的哈羅德心里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隨著矛盾的增多,這些追隨者們與哈羅德的分歧也越來越大,最終他們走上了不同的路,追隨者們先一步到達了奎妮所在的療養院。
八、獨自上路
與追隨者們分開后,總算能獨自上路的哈羅德內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氣。不過經過了其他朝圣者一役,在接下來的路途中,他很小心地避開了公眾的注意力,也幾乎不再和陌生人有過多的交談,盡量不再麻煩別人。
九、最后一段路途
獨自一人走路的哈羅德內心深處存在的那些消極情緒開始上涌,在途中,他丟失了越來越多的東西,走的路也變得沒有目標且失誤頻出,最終他給妻子莫琳打了一通想要放棄去療養院讓妻子接他回家的電話。而此刻的哈羅德離目的地已經很近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他以后一定會后悔的,所以妻子勸阻了他。
最終,出門寄信至今第八十七天,在走過了一些有意無意的彎路后,哈羅德·弗萊來到了圣伯納丁療養院的大門外。
十、告別與新的開始
二十多年前,因為兒子的自殺,哈羅德開始酗酒,最終釀下了一場禍事,是奎妮幫他背了黑鍋,大家都以為哈羅德徒步是因為多年前兩人間有過一段羅曼史,但事實卻是他心里對奎妮的愧疚和遲到了那么多年的一句謝謝。
但當哈羅德見到現在的奎妮時,卻發現沒有什么聚首,甚至沒有一句告別,因為他認識的那個女人已經不存在了,他所見到的是一個因為腫瘤被切除了舌頭無法正常交流的人,一個只能等待死亡隨時降臨的病人。
永遠失去一個人的痛就像在平地發現了一個大坑,一開始你總是忘記有個坑,不停地掉進去。過一段時間它還在那里,但你已經學會繞過它了。
已經互相坦誠的哈羅德和妻子莫琳兩個人一起送別了奎妮。而哈羅德也意識到了一些事情,那些在他人生中出現過的人,像奎妮、戴維等,他們會成為他走過的空氣的一部分,就像那些他在旅程中見過的路人一樣。他不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但他已經準備好了。
不斷的相遇與告別持續于我們人生旅途的始終,但無論是相遇還是告別,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相遇的時候好好愛,在告別的時候留存美好,忽略那些遺憾和悲傷,做過的選擇就不要再去后悔,因為后悔無濟于事且會影響你接下來的生活,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犯錯的那個人如何贖罪,如何走好接下來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