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開篇之作“關雎”是一首愛情詩,是一首極具美感的詩,我學這首詩的年紀大概是12、3歲左右,但是能夠理解并欣賞到此詩的美,卻是在成年以后了。
這首詩很有名氣,可以說是“名揚天下”,只要是系統地學習漢語的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應該學過這首詩,甚至絕大多數人都可以隨口說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來。
詩美,美在哪里呢?
我們今天看到的“關雎”是文字作品,其實最開始這是一首歌曲,只不過年代太久遠了,曲調已經失傳了。文字作品的欣賞是通過誦讀的過程,讓讀者的感情有所觸發和聯想,并使得人體各種感得到享受。
“關雎”一詩中的文字描寫及其生動,雖然是古文,但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具音樂感,同時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流動的畫面,在畫面的背后是舒緩的畫外音。
關關雎鳩。
雎鳩是一種水鳥,這種水鳥雌雄間很忠貞,交配后幾乎形影不離,當一方死后另一方也隨之死去,可謂是一生相伴。這樣的愛情觀和婚姻觀極其符合人類對愛情和婚姻的追求,所以人們對這種鳥存在好感,由衷地喜歡。
關。是象聲詞,是雎鳩鳥在求偶時發出的鳴叫聲,關關的重疊是雌鳥和雄鳥之間的和鳴之聲。目前南方有些少數民族的青年男女在追求愛情的時候,還用“對歌”的方式來自己的愿望,“對歌”就是和鳴之聲。
在河之洲。
浮現在眼簾中的是一幅自然圖畫,畫面讓讀者浮想聯翩產生共鳴,不論是在中國水墨畫中,還是在西洋的油畫中,有很多表現山川河流的畫面,每個人在積累中,這些寫寫意和寫實的美好畫面會長久駐留在人們的腦海里。
當代生活中,為了遠離城市的嘈雜,或舉家或攜友行走在山水之間的人們,在心曠神怡間留下的是郊野里的自然、淳樸、清新甚至略帶些深邃的畫面。
在來自“欣賞的經驗與自然的體會”的感受中,與詩中的畫面產生了強烈的融合,當“在河之洲”出現時,每個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美麗畫卷。
窈窕淑女。
窈窕的意思是容貌美和內心美,這樣的審美標準也極其符合當代人的要求,內心美道德的標準,按照現在的標準大致應該是:賢惠、孝順、持家、穩重,外在美的標準就不好統一了,俗話說“情人眼里出西施”。淑很重要,本意是清澈,清澈的女子是啥?單純、樸素總之不能有太重的脂粉氣。說白了就是少女,沒有經歷過男人的女子。
君子好逑。
“君子”不言而喻是達到一定道德水準和一定文化修養的男子,換句話說,是一個懂得什么是美并知道如何欣賞美的男子,是一個慧眼識珠的的男子。“好”是動詞,可以理解成追求,“逑”的本意是“聚合”
最熟悉的四句的畫面動感已經躍然紙上。“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空中傳來了雎鳩求歡的“關關”的叫聲,站在河邊的男子,聯想到久藏在心中的鄰家小妹,是那樣的嫻熟美麗,決定要大膽追求。
詩言志,畫面是一種表象,如果深入體會和研究會發現詩歌中孕育著更深層次考量。在美的背后有一種力量在推動人類的前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