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次內容對我觸動最大的三個點:
- 習慣與自我管理的關系: 自我管理是通過投入獲得價值的積累,而習慣一種自然態的行為,投入非常少,但是產出非常多。通過低投入習慣的持續投入,最終能夠積累高價值,從而習慣是一種自然態,低投入高產出的自我管理方法。
一直以來,沒有專門分析過自己的習慣,也沒有衡量過習慣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我有哪些習慣。原來,習慣是一種自我管理方法,是通過投入獲得價值的產出的形式。
- 習慣的好處:課堂上的一個問題“習慣:每天5點鐘早起,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看到很多小伙伴的回答,有提高專注力,有2小時的unbreak time,有做計劃,有早上寫作等。
習慣,一個簡單的習慣竟然有這么多的好處。為什么以前自己沒想過通過習慣來提高生活的質量,提高時間的價值。早起,有時候早起后看電視,有時候早起刷手機,有時候早醒躺床上做白日夢,現在發現自己以前的生活質量是如此的低。通過養成一些習慣,規劃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 原來習慣不能養成是因為TMBRT。行為模型甜面包熱湯模型,解釋行動的內在機理,由動機觸發行動,行動結束之后獲得獎勵或者認可,進一步提高觸發器的靈敏度,形成觸發器,從此循環重播,習慣就輕易養成。不懂習慣養成的本質,好習慣再堅持也無法養成。
甜面包熱湯模型.jpg
看書,一直是我想要養成的習慣,但是沒有堅持,總是斷續。看書的Motion:通過看書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視野(動機不成立,不能證明這個動機是否正確,或者可行),Behavior:看書(沒有確定看什么書,聽到他人推薦好書,自己就看,行動防方向不清晰),Reward:沒有獎勵(看書之后的成果沒有顯現,看書的價值沒有體現),Tiggers Sensitivity:沒有獎勵,沒有成果,沒有價值,觸發器靈敏度降低。Trigger:沒有形成觸發器(請教老大:對于我想要看書習慣,什么是觸發器?)通過甜面包熱湯模型梳理自己的習慣,發現習慣根本不符合行動的機理,最終失敗。
二.自己的認知被更新:
- 習慣的好處:習慣一種自然態的投入產出,通過安靜持續的投入,幫助輕松實現自我管理。
- 行動的本質:TMBRT模型,通過5個環節的環環相扣,最終形成一種自發,自然態的行動,養成好的習慣變得輕松易行。
三.如何將學到的內容和自己生活關聯在一起:
通過TMBRT模型優化看書習慣
Motion:通過看書提升自己知識管理能力
Behavior:看有關知識管理領域的書籍,最好是大牛推薦的書(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Reward:看書之后與寶貝溝通交流,在她面前顯擺學到的新知識,并且在簡書進行心得和知識的輸出(完成上述行動之后獎勵自己100元購書卡)
Tiggers Sensitivity:有成果,有價值,有獎勵,下一次接著選定一個領域和方向進行執行
Trigger: 看書的想法,只有一有這個方法,我就按照這個習慣進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