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不太喜歡及時追熱點,導致這篇文章經過深思熟慮在熱點過后遲遲發出。
“小朋友畫廊”原計劃9月1日在線下互動站點發布,沒想到合作伙伴的一次“意外泄露”,收獲了巨大社交傳播聲量,并帶動助捐速度飛漲:從8月28日“泄漏”到8月29日下午14點多,原本定下的1500萬善款目標已完成,參與人數超過580萬。
一、設計參與節點引起互動
在做產品做品牌過程中,篩選出讓企業和用戶雙方獲益的節點,雙方獲益的參與互動才可持續,互動遵循“簡單、獲益、有趣和真實”的設計思路。
這個H5參與節點就是“一元購畫”,用戶花一元就可以購買小朋友的畫作,可以將畫保存下來作為屏保,并能收到小朋友的語音留言,同時用戶也可以留言寫下對小朋友鼓勵的話。這么做對騰訊來說是有益的,獲得了善款;對用戶來說也是有益的,獲得了好看的屏保。
二、口碑擴散
要做到口碑擴散,就要在產品內部就植入了鼓勵讓用戶分享的機制。
用戶可以買下的畫存為屏保,同時也可以“讓愛擴散”。點擊“讓愛擴散”之后,可將帶有二維碼的畫作存成圖片,像日常發朋友圈那樣將其發出來,也將這份愛心延續。
這個“讓愛擴散”就是讓用戶分享的機制,那為什么這么多人愿意分享呢?
1.社交貨幣
分享購買的畫作到朋友圈,既可以塑造自己有愛心、善良的品質,又可以體現獨特、有品位的審美。這樣的社交貨幣,誰不想要呢?
2.信任背書
參與感能擴散的背后是“信任背書”,是弱用戶關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強用戶關系進化。
“小朋友畫廊”H5是騰訊公益、深圳市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和WABC無障礙藝途公益機構聯合出品的線上線下互動公益項目,是今年騰訊99公益日的預熱互動之一。
騰訊公司的品牌背書,無疑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3.誘因
這里引起傳播的重要誘因就是音樂,音樂影響銷售,因為音樂使得他們的國家思想更易被人們所理解,那些容易理解的思想觸發了人們的相應行為。
這個H5的背景樂是《Vincent》,《Vincent》這首歌是美國民謠歌手Don McLean在參觀梵高紀念館時,看見他的《The Starry Night》一畫時出現靈感一揮而就的,聽這個音樂進入H5非常具有代入感。
4.故事
當品牌或者產品利益與故事相整合時,故事的活力才最具價值性。當產品和思想如此深刻地融入于故事情節中時,人們不可能只談論故事而不談論產品。
“小朋友畫廊”里的每幅畫下面都有作者名字、年齡、障礙類型以及畫作描述,仿佛描述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正與品牌契合,吸引用戶注意力。
5.高喚醒情緒
只要簡單地把一些有高喚醒作用的情緒元素加入到故事或廣告中,就能激發人們的共享意愿。
“小朋友畫廊”引起情緒最高的就是溫暖了。H5產品設計中,情緒元素有這些:小朋友的語音消息,簡單、質樸,而又溫暖;溫暖的文案,H5載入界面的文案是這樣的:我的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跟世界對話;“一元購畫”按鈕,用的是紅色背景的字體,大而溫暖。
三、改進建議
當善款已經籌集完成時,這個時候打開H5已經不能再購買畫作了,甚至不能欣賞到小朋友的畫作,這未免讓沒有買到的人心生失望:我不能買畫了,還不能看嗎?
畢竟傳播力強,這樣的收尾太倉促,我認為活動結束后應該讓用戶能繼續欣賞畫,當用戶想要購買時再提示籌集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