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I部分
What
片段主題
感受,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我們需要對表達具體感受的詞語與陳述想法、評論觀點的詞語進行區分,建立自己的感受詞匯表,這樣可以更清楚準確地表達感受。
適用范圍
我們需要溝通對象了解自己的真實狀況的時候,需要正確理解并運用合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Why
這么做的好處
正確認識并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使溝通更為順暢。在表達感受時適當示弱,可以有助于解決沖突。
不這么做的壞處
如果不懂得正確表達感受,不懂得區分感受和想法的區別,可能會導致屈服于權威,習慣于服從而不懂得爭取自己的正當利益,迎合他人的想法而委屈自己。無法表達真實情況,因此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最終導致關系疏遠、傷痛更深,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
How
可按以下步驟練習如何正確體會并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
1、在我們某方面需要得到/沒有得到滿足時,體會和覺察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2、準確找出可以形容自己感受的詞語(如有困難,可參照感受詞匯表);
3、用禮貌的態度、真誠的目光、和善的語氣向對方說出自己的感受。
A1回憶你經歷的或者看到過的將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的溝通經歷
小朋友們在發脾氣的時候會喜歡說一些讓大人很惱怒的話,兒子山山也不例外。外婆有時候會對他干涉過多。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山山注意力不集中,外婆擔心他吃得慢吃得不夠多,給他一勺一勺舀得滿滿的,一口接一口地喂得很著急,山山會說:“哎呀哎呀,外婆最討厭啦!”
山山這句話是對外婆的行為而發出的評判和埋怨,他真實的感受應該是對外婆的過度包辦和不信任而覺得生氣、厭煩、不舒服。我們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學會客觀冷靜地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
A2設想一個場景,請按照I部分的提示寫出使用非暴力溝通方式進行表達的具體步驟
假想一個場景:未來的男友在我面前常常一不小心提起他的前女友。雖然我感覺他都是無意的,但是我心里還是會有一點點小介意。為了表現得自己以一種所謂的大度心態去接納他,我一般不會刻意去告訴他我的感受和想法。設想:他某次來到我家,看到我書桌上的一支筆,馬上脫口而出一句話:“她給我買過同樣的一支筆……”然后他突然意識到,用抱歉的眼神馬上看著我。這時,我如果使用非暴力溝通方式進行表達,可以這樣做:
1、他無意中的話語,的確又讓我介意了,因為我會猜想他對前女友回憶深刻,所以才會如此念念不忘,我首先努力去體會和覺察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2、準確找出可以形容自己感受的詞語:比較符合我真實感受的詞語主要包括氣餒、傷感、不快、郁悶、難過、妒忌;
3、用禮貌的態度、真誠的目光、和善的語氣向男友說出自己的感受:“你說剛剛那句話,我猜你又想起她來了,我會以為你對她念念不忘余情未了,這樣我會感覺很不開心,有些郁悶,有些難過,也有些妒忌。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
我想,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溝通,說完這些話以后,未來男友肯定能夠理解到我的意思,不需要明示,他自然知道自己將來怎樣說話怎樣做事,才可以更好地照顧到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