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014篇文章/大約1000字/需3分鐘
前段時間,母親大人向我吐槽了很多,其中包括「你念了這么多書,也沒見到賺多少錢啊。」,這是眾多抱怨內容里面,我唯一嘗試過改變她想法的一點,因為其他的抱怨很多都是對的,確實需要自己去改正,比如早起、時間管理等等。當然,本文想討論的只是我們從小被馬克思教育的經濟學和哲學的一個內容,「價值決定價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首先我們從理論上來分析一下,這是我們中學教科書上面的內容,很多人都可以倒背如流,同時還能獲得高分,那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么是價值?如何定義價值?
經濟學家薛兆豐針對這個觀點,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我們都坐過飛機,也買過機票,如果按照價值決定價格理論,那么相鄰的兩個座位的價值應該是相等的,但是你去買機票,經常會發現相鄰兩個座位的人,可能一個是原價買的,一個的半價買的。這就是價值相同的商品,價格卻完全不同。
毫無疑問,兩個人購買的渠道和時間是不同的,價格受到供需影響,明顯不是由價值來決定的。就像我上一次飛廈門的機票,由于是提前差不多一個月訂的,所以價格相對便宜,但是當天的天氣原因,這個航班被取消了,于是我只能重新訂一張全價票,這就是因為當時的這張機票是屬于稀缺品,所以完全是一個供需決定價格的狀態。
回到「價值」這個概念,這是一個不可證偽的理論,會讓你以為自己掌握了全宇宙的真理,從此不再需要學習新知識了,就像星座和迷信等偽科學一樣,會造成一個人的認知封閉,讓他停止認知迭代。
然后我們從現實中來分析一下,我想每一個人都有過去菜市場買菜的經歷,如果你認為價值決定價格,那么請你告訴我,你覺得雞腿的價值高還是雞翅的價值高?事實情況是雞翅的價格幾乎是雞腿的3倍,如果雞認為自己的腿才是最好的價值最高的,這讓它情何以堪?在這些經濟活動現場,我也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價值決定價格。
回頭來看我母親向我提出的問題,作為一名寒窗苦讀19年的大學生,我簡直是無價好么?但是實際情況呢,我的工資比月嫂、快遞員還低!這完全是因為供需影響了我的價格,但是如果我依舊固執的認為,我是一個內在價值很高的人,只是暫時被供需影響了而已,那么我就變成了一個固步自封的人。真實的情況是我需要不斷的去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一個市場所稀缺的人才,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價格,如果沒有辦法掃清這個認知障礙,你的青春當然會迷茫!
所以我們應該給自己的思想來一次大掃除,用稀缺性來代替價值論,永遠記住,你的薪資跟你在市場上的不可替代性呈正相關。
多讀書,多思考。
「末未末」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