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學生,寫作業從雞飛狗跳到井井有條的三個小訣竅
前一段時間,江蘇一位985博士研究生媽媽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而崩潰氣哭上了熱搜,相信大家都對這條新聞感同身受,畢竟,輔導小學生作業是全天下父母心中最傷的痛。(共鳴)
曾經的我,作為一名新鮮出爐的小學生家長,也在輔導孩子作業上走了很多彎路,對孩子罵過兇過,又哄過騙過,往往最后他哭了我也要進宛平南路600號了。經過這兩年斗智斗勇的一線經驗,我從中總結了一些經驗方法,現在終于把寫作業這件事理順了。今天也把這三個小訣竅寫在這里以饗讀者。
在分享之前,我也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作業到底是為誰寫,作業怎么寫聽誰的?覺得孩子寫作業拖拉催促有用嗎?吼叫后孩子會做的更好嗎?
第一條,作業應該孩子說了算。(新知)
估計很多朋友會覺得特別不可思議,覺得孩子懂什么呀,怎么能讓孩子說了算,這一條是不是寫錯了呢。還真不是,之所以說讓孩子說了算,主要為了讓孩子能夠承擔起責任擁有主人翁意識,認識到作業是為自己而寫。
以前我帶我兒子寫作業,看他寫的不好就特別著急上火,偏偏太監急得冒火而皇上一點不急。有一天我心灰意冷地對他說,算了,你不想寫就不寫了。結果第二天他在學校因為沒寫作業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被扣掉了榮譽章,這件事讓他感受到不寫作業、寫不好作業會對他影響特別大。從那以后,每天吃完飯他就開始主動說要寫作業了。我也算是歪打正著地找到了做作業激發孩子內驅力的第一個小訣竅。
第二條,作業不要催,越催越拖拉(價值)
有的時候孩子寫作業磨蹭磨蹭,家長就在一旁開始催促吼叫,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越催孩子越拖拉?這是因為,在家長催的時候,孩子潛意識中的拖拉行為更會被強化。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溫柔而堅定的提醒,給孩子準確的時間。
以前我兒子寫作業之前總是習慣性先玩會玩具,每次催了很多遍還是于事無補。后來我就改變了策略,首先我改變了語氣,不再大聲吼叫而是溫柔提醒;其次我第一次和他商量的時候就和他說好具體幾分鐘,分針走到哪個位置,等鬧鐘響了我就過來提醒說時間到了該寫作業了;再次,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我們商量好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可以休息5分鐘,這樣孩子也會比較有盼頭。
第三條,學會看見和夸獎。
生命的最底層邏輯就是被看見,對孩子來說也不例外。同樣的一句話,批評和吼叫帶來的是壞情緒,表揚和夸獎就能帶來正能量。
我兒子寫字特別不工整,說客氣點叫潦草,說難聽點就是一塌糊涂。后來他每次寫字我都不說不好,而是說哪里寫得好、哪里可以寫的更好。任何一點點的進步,我就及時豎起大拇指非常真誠和賣力的夸獎他,他也越來越開心,開始朝著我夸獎和期許的方向前進。
做父母就是一場修行,陪寫作業更是一場渡劫。愿今天的分享能夠對大家有幫助,每個人都能在陪寫作業的過程?中井井有條,不再雞飛狗跳,一起共享美好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