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一個場景
吃完飯,該是學習的時間,可孩子的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電視,
媽媽催促:吃完了沒,吃完快寫作業去,別看了趕快學習,今天老師講的啥……
孩子終于肯進房間寫作業,媽媽還在一旁碎碎念:每回都是這樣,一寫作業就事兒多,啥時候能自覺點啊……
有的時候是:? 陪著寫作業的時候,誒你這字寫的有點丑啊,這誰能認清?
有的時候:? 來喝點水,我給你削削鉛筆
檢查作業的時候,發現錯誤:(壓著火氣)這么簡單的題也能寫錯,好好算……
腦子也不動的嗎?(忍耐)……
……
孩子把錯題改正后,媽媽又變臉了,這還差不多,表揚道:你看,你還是很聰明的嘛!下次不會錯了吧,嗯?
~~~~~~~~~~~~~~~~~~~
這個場景里,媽媽的做法是錯誤的!
媽媽一定很詫異,覺得“我把心思全都撲在他身上,工作一天又累又困,連自己都不顧上休息會兒,全心全意的陪他,哪錯了?”
首先,孩子千萬不能“催”。你越催,孩子潛意識里的拖拉行為越會被強化。
?? 正確做法是,在他主動去學習的時候,馬上肯定孩子,“你做作業的時候沒用媽媽催促,你有一個規律的好習慣,這樣的好習慣會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支配”
其次,媽媽有些嘮叨。“嘮叨”屬于負面激勵,只會激發孩子的厭學情緒,切忌同樣的話反復說。過分關注讓孩子覺得是在監督他。
?? 當他遇到難題時,問他是否需要幫助,如果不需要則可以說,媽媽相信你能認真的完成,這樣媽媽就可以休息一會了。
孩子寫錯題時,訓斥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在學習上沒能力。
?? 這個題需要咱倆研究一下,可是媽媽有點忘了,白天的課程怎么講的呀?引導回憶,一邊回憶一邊解決難題。
最后,這個媽媽表揚孩子的方式也不可取。
?? 表揚孩子聰明,是肯定了他的智商,而沒有肯定他的努力。只有認可孩子的付出,才能培養他的成長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