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主題
本單元以“萬物有靈”為主題,編排了精讀課文《白鷺》《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讀課文《珍珠鳥》,旨在讓學生感受作者對事物的獨特感受,體會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1. 掌握本單元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重點段落。
3. 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能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4. 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所寫事物的獨特情感。
- 學習作者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情感的方法。
2. 難點
- 體會作者如何通過對事物的描寫來抒發情感。
- 引導學生在習作中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
1. 朗讀感悟法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 問題引導法
以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文本。
3. 小組合作法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學資源
1. 多媒體課件,包括課文相關圖片、音頻、視頻等。
2. 拓展閱讀材料,如相關主題的散文、詩歌等。
六、教學時間安排
本單元教學時間建議為 12 - 14 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一)《白鷺》(3 課時)
1. 第一課時
- 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第二課時
- 精讀課文,感受白鷺的外形美。
-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通過對比等手法展現白鷺的美。
-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
3. 第三課時
- 學習白鷺的生活之美,體會作者的情感。
- 總結課文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訓練。
- 背誦課文重點段落。
(二)《落花生》(3 課時)
1. 第一課時
-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 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 分角色朗讀,初步體會人物的情感。
2. 第二課時
- 深入研讀課文,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
- 探討落花生的品格,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 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啟示。
3. 第三課時
- 回顧課文內容,總結中心思想。
- 拓展閱讀,加深對借物喻人手法的理解。
- 完成相關練習。
(三)《桂花雨》(2 - 3 課時)
1. 第一課時
-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梳理課文脈絡。
- 感受作者對桂花的喜愛之情。
2. 第二課時
- 精讀重點段落,體會搖桂花的快樂。
- 理解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第三課時(如有需要)
- 總結課文的表達特點。
- 進行小練筆,仿照本文寫一種自己喜愛的植物或事物。
(四)《珍珠鳥》(2 課時)
1. 第一課時
- 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2. 第二課時
- 研讀課文,感受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從害怕到親近的變化過程。
- 體會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 拓展閱讀有關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文章。
(五)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1 課時)
1. 引導學生回顧班級中存在的問題。
2. 小組討論,共同制定班級公約。
3. 各小組展示制定的公約,全班交流、修改完善。
(六)習作:我的心愛之物(2 課時)
1. 第一課時
- 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 指導學生審題,明確寫作要求。
-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心愛之物,確定寫作內容。
2. 第二課時
- 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心愛之物的外形、特點等。
- 表達自己對心愛之物的喜愛之情。
- 學生完成習作,教師進行批改和講評。
(七)語文園地(2 課時)
1. 交流平臺
- 回顧本單元課文,總結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體會。
2. 詞句段運用
- 體會對比的表達效果,進行仿寫練習。
- 學習用事物來描述一種情景。
3. 書寫提示
- 指導學生觀察硬筆書法作品,了解行款布局。
- 練習書寫,提高書寫水平。
4. 日積月累
- 學習古詩《蟬》,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 背誦古詩。
七、教學評價
1. 知識與技能評價
通過課堂提問、作業、測試等方式,考查學生對生字詞、課文內容、寫作手法等的掌握情況。
2. 過程與方法評價
觀察學生在課堂討論、朗讀、寫作等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3. 情感態度評價
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參與度和對事物的感受,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