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天就是中考了,復習也基本上接近尾聲了。我的工作也基本上結束了。經過了這一輪的復習,我的心里更加地沒有底了,對于中考的成績沒有自信,感覺很難考好。因為在這一段時間里我發現了他們在知識掌握和學習態度上太多的問題,也就是說,欠賬太多,已經到了彌補不了的地步了。
????但是畢竟經過了,有很多想法和發現還是需要總結一下的。
這次我沒有進行三輪,只是按照專題進行二輪的復習。但是實踐中我發現專題的推進步履艱難,效果不明顯。下面我就這一輪復習進行反思。
一、基礎知識日常積累的重要性。基礎知識的積累靠平時,這個沒有引起我的重視。或者說我片面的理解了基礎知識的概念,以為基礎就是字詞和文言文的實虛詞。由于一輪沒有針對標點、病句,特別是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積累復習,所以在開展這些專題復習的時候,效果很差,推進很慢。學生沒有相關的積累,導致專題復習很難推進。
?????所以以后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應該加強古詩詞以及字詞、成語文言實虛詞、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等的積累和學習,這些是蘇氏所講的第一套大綱,需要認真仔細的掌握,功夫要在平時,不然初三肯定會欠賬的。
二、跟蹤檢查的及時有效。知識講解了并不能保證學生的掌握和理解,這對于再簡單的知識都是如此。所以跟蹤檢查要及時,只有把檢查工作做細才能保證我們的工作沒有做無用功。很多時候,我以為很簡單,把任務交代下去,學生肯定能解決。但是過幾天回過頭來檢查一下,學生根本什么都沒做。所以一定要跟蹤及時檢查,及時調整。
三、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如果我們過早地放棄了一個學生(除非他有智力問題),就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很快有一大批學生學習他的表現來逃避懲罰,逃避學習,逃避困難。如果他們確實學習困難,可以有老師親自督導檢查,跟蹤一段時間,來觀察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否能夠具備。然后在采取必要措施。
四、能力方法的訓練不要灌輸。一次印發或者講解太多的能力方法往往起不到理想的效果。當我們看不到學生能力的實際提升時就不要覺著學生已經掌握了。因此要做到人格上無限相信學生,學習上無限懷疑學生。一方面我們要相信學生能夠開花發芽,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懷疑他對知識的掌握與否,他的能力真的提升與否,這樣我們才能夠真切感受到他們的進步,而不是只在我們心中感覺他們進步了。
總之,這次的二論復習給我的教學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我認識到教育需要先有分數,分數需要手把手的教學。與去年的付出之后充滿了迷茫相比,我覺著這一年的初三帶班經歷讓我明白了我的教學癥結所在,讓我有信心來迎接下一級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