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寫的《廚房》,共計三章,依次為廚房、滿月、月影,分別記述了生活中的三個小故事。
這本書很薄,1個小時充足能夠讀完了,書中故事情節也很簡潔,而且都共同指向一個主題:如何獨自面對一個人的生活。
1.廚房
櫻井美影是一個自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人,后來只剩到和奶奶相依為命,當她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奶奶也去世的時候,世界對于她而言陷入了完全的暗淡。
在奶奶的葬禮上,以前一個經常幫助奶奶打理花店的年輕人田邊雄一進入了她的生活,邀請她搬到家里居住。
田邊雄一和媽媽惠理子住在一起,而櫻井美影也是在后來才知道惠理子以前是男性,后來做了變性的手術才成為現在的樣子。櫻井美影知道的時候和田邊雄一說“這真是又當爹又當媽”把你帶大。
櫻井美影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只要是廚房,不管其他條件多么糟糕,只要夠寬敞就能讓她無限欣喜。
廚房里寬敞的能夠放下冰箱,能夠存儲一冬天的食物,甚至最能讓她安睡的地方也是冰箱的旁邊。
而書中對于這段故事的描寫卻遠不止于此。
生活對于櫻井美影來說并不像他人一樣容易,最愛的最親近的人一一的從身邊離開,留給她的是一個人面對的生活,從生活中找尋希望,找到寄托,找到足以讓自己稱得上是歸屬的地方。
而當她完全地從以前和奶奶一起住過的地方搬到新居住處時,回想這段時間發一生的一切,文中是這樣描寫的:
近來發生過的一切,不知為何都一股腦兒地奔涌出來,一一跑過我的面前。只剩下孤單一人的我笨拙地竭力應對著。
我根本不愿意承認,疾馳而過的絕不是我,絕對不是。因為這一切,都讓我從心底感到悲哀。
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從來不曾缺席,只是當我們無人可以依靠的時候才會覺得這一次的困境來的尤其致命。
慶幸的是許多人從一個人的孤獨無助中走了過來;
不幸的是也有人沒能完全面對茫然無助的自己,未曾從困境中走出來。
而即使是竭力走出來的人,也會在事后的某個時間回頭看一路上發生的事,覺得一路走來的那個人好像不是自己,因為經歷過這一切之后仍可以回望來時路的人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弱小的自己。
也是只有親自走過來的人才會體會到過程中的切膚之痛。
當櫻井美影進入了新的環境中時,她想到將來也許會在某一天,她也會懷念這個地方就好像現在她懷念以前待過的廚房。
又或許,不知何時我還會再次站在同一間廚房?
可是現在和我在一起的有這個實力派的母親,還有那個目光溫柔的男孩,我和他們待在同一個地方,這就足夠了。
我會不斷成長,經歷風霜,經歷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淵,一次次飽嘗痛苦,更會一次次重新站起來。我不會認輸,不會放棄。
夢中的廚房......
我會擁有許多許多廚房,在心中,或是在現實中,抑或是在旅途中。有一個人獨有的,有大家共有的,有兩個人的,在我人生旅途中的所有站點,一定到處都會存在。
這里的廚房已成為了櫻井美影心靈的依托和歸屬,是她在人生路上所得和財富,也是她一次次重新站起來的力量之源。
2.滿月
惠理子死了。
田邊雄一的“媽媽”死了。
一個對惠理子十分喜歡的人后來得知她竟然是個男人,而且在同性戀酒吧工作,那個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最終在酒吧里將惠理子殺死了。
櫻井和雄一的生活又都陷入了一片混亂。
他們此刻都成了孤兒。
在雄一打電話和櫻井說了惠理子死了的消息之后,櫻井前去探望雄一的路上,有這樣一段獨白:
好想早些擺脫這哀愁。對啊,見到雄一仔細問問他就會好的,我這樣想。但是,那又能怎樣呢?還是于事無補啊。只不過像寒夜里冷雨驟歇,依舊看不到希望;更像是小小一線暗流,終究要注入更為巨大的絕望之中。
此后的日子對兩個孤獨來說自是不提。
只是有一次櫻井晚間在外吃到了一份在她這個內行看來“可遇不可求”的豬排蓋澆飯,卻想起要給身在另一個市里的雄一帶一份過去。
就這樣她帶著蓋澆飯夜里打出租車到另一個市里去給雄一送去。
當櫻井來到雄一的窗前敲響了窗子,雄一以為是在夢里一樣的接過她伸出的冰冷的手。
"我是來送豬排蓋澆飯的"。我說,“知道嗎,可好吃了呢,一個人吃都覺得過意不去。”
......
我笑了。一見到雄一,現實感從我心中倏然遠離,與他相交至今的點點滴滴,同一屋檐下的那些日子,都仿佛成為遙遠的夢境。他的心,現在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他那冷漠的眼神讓我恐懼。
“雄一,不好意思,能給我杯茶嗎?我一會就得走。”是夢也沒有關系,我又加了一句。
也許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沒有處在別人的位置上永遠不會知道創傷給一個人留下的陰影有多深。
好在,總有人相伴著從這樣困苦的境遇中走出來,而這也最終給了讀者以希望。
3.月影
阿等總是把小鈴鐺掛在月票夾上,隨身攜帶,形影不離。
那個小鈴鐺是還未與他相戀的時候,我極其無意間給他的,卻伴隨他直到生命盡頭。
早月是和阿等一起長大讀書的戀人。
他們的四年愛情也都是由那個鈴鐺伴隨著。
不是他們分手了,而是阿等永遠的離開了。
在失去愛人之后,早月的生活一直籠罩在陰影之中。
失去戀人的這處痛苦,在我的漫漫人生旅途中(其實也不過二十來年),還是第一次品嘗,這種痛苦讓我覺得自己的生命也隨之戛然而止。從他去世的那個夜晚開始,我的心就已飄移到另一個空間,再也無法返回。我再也無法用過去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心緒在不安中浮浮沉沉,狂躁難安,神情恍恍惚惚,整天苦悶至極。有種事,有的人一生中也難逢一次(比如流產、賣淫、重病),而我卻不得不至身其中,這只有哀嘆自己命運不濟了。
在這極度的憂思之后是對生活的恐懼,開始體會到恐懼之后,早月便開始決定晨跑。
而正是在晨跑之中無意結識了浦羅(女),而正是浦羅在書中以一種盡乎奇幻卻又讓人愿意去相信的方式,將早月從失去戀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同時被解脫出來的還有阿等的弟弟阿柊,阿柊時常穿著一身白色的水兵服,這是他的女朋友由美子的遺物。
比早月的境遇更為糟糕的是阿柊在一次車禍中同時失去了哥哥阿等和戀人由美子。
所以至那以后,阿柊就一直穿著由美子的遺物----白色的水兵服。
故事的最后,書中的神秘人物浦羅告知早月在某一天會發生一件一百年才能遇到一次的事情,而神奇的事情會因人經歷的不同而不同。
原來在那個特殊的一天,早月看到阿等在與她告別,而阿柊也像是在夢中看到由美子來取走了那套白色水兵服,而浦羅也是曾經失去過至親的人。
早月終于開始迎接新的生活了。
阿等!
我不能再在這里停留了,我必須要時時刻刻邁步前行。因為時光如流水般無法挽留,沒有辦法,我要走了。
一段旅程結束,下一段又會開始。有的人會再度相逢,也有的人將不復再見。還有人會在不知不覺間悄然離去,或只是擦肩而過。在同他們寒暄的時間里,我將覺得自己的心越來越澄澈。凝望著奔流不息的河水,我告訴自己:要活下去。
我在心中切切祈禱:那個年少時代的我的面影能一直陪伴在你的身邊。
感謝你朝我揮手,感謝你一次又一次地朝我揮手作別。
最后
這本寫給一個人的書或許正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書。
畢竟生活中多的是一個人的自處。
也愿我們都能找到“廚房”,一次又一次的與往日揮手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