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ity is broken <游戲改變世界> 筆記
游戲的4大決定性特征
- 目標(goal):指的是玩家努力達成的具體成果.它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不斷調整他們的參與度。目標為玩家提供了“目的性”(sense of purpose).
- 規(guī)則(rule):為玩家如何實現(xiàn)目標做出限制。它消除或限制了達成目標最明顯的方式,推動玩家去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間。規(guī)則可以釋放玩家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玩家的策略性思維。
- 反饋系統(tǒng)(feedback system):告訴玩家距離實現(xiàn)目標還有多遠。它通過點數(shù)、級別、得分、進度條等形式來反映。反饋系統(tǒng)最基本也最簡單的形式,就是讓玩家認識到一個客觀結果:”等...的時候,游戲就結束了“。對玩家而言,實時反饋系統(tǒng)是一種承諾:目標是絕對可以達到的,它給了人們繼續(xù)玩下去的動力。
- 自愿參與(voluntary participation):要求所有玩家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標、規(guī)則和反饋。了解是建立多人游戲的共同基礎。任意參與和離去的自由,則是為了保證玩家把游戲中蓄意設計的高壓挑戰(zhàn)工作視為安全且愉快的活動。
游戲的定義或許會讓你吃驚,因為它完全沒有提到交互、圖形、敘事、獎勵、競爭、虛擬環(huán)境,甚至“獲勝”的概念,而這些都是我們如今談到游戲時最常想到的東西。誠然,它們是許多游戲的共同特點,但并非決定性特征,定義游戲的只有目標、規(guī)則、反饋系統(tǒng)和自愿參與這4個核心要素,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起到強化和鞏固這些要素的作用。
精彩的故事讓目標變得更誘人,復雜的評分指標讓反饋系統(tǒng)更能激發(fā)人的興趣,成就和等級大大增加了感受成功的機會,多人游戲和大型多人游戲體驗能讓漫長的游戲過程變得難以預知,帶來更多愉悅。如臨其境的圖形效果、聲音效果和3D環(huán)境,提高了我們在游戲中完成任務所需的持續(xù)關注度。隨著游戲的深入而提高游戲難度的算法,只是重新定義目標、引入更多挑戰(zhàn)性規(guī)則的方式罷了。
已故的偉大哲學家伯納德.蘇茨對游戲下了一個定義:玩游戲,就是自愿嘗試克服種種不必要的障礙。
1號補丁:主動挑戰(zhàn)障礙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太容易了。游戲激勵我們主動挑戰(zhàn)障礙,幫助我們更地發(fā)揮個人強項。
人在能力極限下進行工作時所達到的投入狀態(tài),是沒有什么能夠比得上的,這種狀態(tài)就是游戲設計師和心理學家所謂的“心流”(flow).一旦進入了心流狀態(tài),人們就想長久地停留在那里,不管是放棄還是獲勝,兩種結果都同樣無法讓你心滿意足。
傳統(tǒng)上,我們需要指示才能玩游戲。但現(xiàn)在,游戲邀請我們邊玩邊學。我們探索游戲空間,電腦代碼有效地制約我們,也高明地指點我們。
一款設計出色的游戲不需要任何說明,立刻就能讓玩家上手。
游戲心理學家布萊恩.薩頓-史密斯說過:玩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
根據(jù)臨床定義,當我們情緒低落時,缺乏信心的悲觀感和缺乏活力的沮喪感都在折磨著我們。要扭轉這兩種情緒,我們必須擁有對自身能力的樂觀態(tài)度以及充沛的活動力。
游戲是讓我們集中精力的大好機會,在游戲中,我們積極樂觀地做著一件自己擅長并享受的事情。換句話說,從情緒上看,游戲正跟抑郁相對。
在玩精彩的游戲時,也即在克服不必要障礙時,我們主動讓自己朝著情感頻道的積極一端前進。我們緊張地投入其中,而這恰恰是產生各類積極情緒和體驗的正確心態(tài)和身體的狀況。玩游戲充分激活了與快樂相關的所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生理系統(tǒng)-我們的注意力系統(tǒng)、激勵中心、動機系統(tǒng)以及情緒和記憶中心。
哈佛大學教授、幸福專家Tal Ben-Shahar所說:活躍時間比消磨時間更讓我們開心。
構成游戲基本結構的3大因素能夠最有效、最可靠地產生“心流”,即自我選擇的目標、個人最優(yōu)化的障礙以及持續(xù)不斷地反饋。
2號補丁:保持不懈的樂觀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令人沮喪。游戲讓我們保持不懈的樂觀態(tài)度,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長且享受的事情上。
如果積極情緒的來源是你自己,它就可以持續(xù)產生快感,讓你幸福;如果積極的情緒的來源是你自己,它就可以反復再生!我們自己才是幸福的唯一來源。
讓現(xiàn)實更美好的4大秘密
- 我們每一天都在渴望滿意的工作:"滿意工作"的確切性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對誰來說,它都意味著覺浸在有著清晰定義、能看到直接努力結果的苛刻工作中。
- 我們渴望體驗成功,至少也是希望成功:我們希望感覺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強大,向他人展示我們的強項。我們希望對成功的機會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胸懷渴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覺得自己越來越好
- 我們渴望與社會建立聯(lián)系:人是極端的社會生物,哪怕是最內斂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幸福來自與心愛的人共度美好時光。我們渴望分享經(jīng)驗,建立紐帶,一起完成所有人都看重的事。
- 我們渴望過得有意義,渴望成為超越自身的宏偉事業(yè)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對即將展開的宏偉事業(yè)感到好奇和敬畏。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投入某種超越個人生活、能產生持久影響的事情中去,并為之做出貢獻。
這4種內在獎勵是最佳人類體驗的基礎,是除基本生存需求(食物、安全和性)之外最強大的動機。所有這些獎勵的共同點在于,它們都是深度投入周圍世界,如環(huán)境、他人、超越自身的宏偉事業(yè)和項目的途徑。
3號補丁:更滿意的工作
較之游戲,現(xiàn)實毫無生產力。游戲給了我們更明確的任務,更滿意的實操工作。
滿意的工作總是從兩件事開始的:一是明確的目標,二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可操作性步驟。明確的目標激勵我們采取行動:我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而可操作性步驟確保我們立刻朝著目標前進。
4號補丁:更有把握的成功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令人絕望。游戲消除了我們對失敗的恐懼,提高了我們成功的機會。
很多時候,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刺激。
面對失敗,學會停留在無比樂觀的狀態(tài)中,是我們能夠在游戲中學到且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一個重要情緒力量。如果能被失敗激發(fā),就培養(yǎng)起了情感耐力。依靠情感耐力,我們說不定能堅持更長時間、做更艱苦的工作、應對更復雜的挑戰(zhàn)。為了人類的興旺繁榮,我們需要這種樂觀精神。
5號補丁:更強的社會聯(lián)系
和游戲相比,現(xiàn)在是疏離的。游戲建立了更強的社會紐帶,創(chuàng)造了更活躍的社交網(wǎng)絡。我們在社交網(wǎng)絡用于互動的時間越多,就越有可能產生一種積極的“親社會情感”。
親社會情感包括愛情、同情、欽佩和獻身精神,都以他人為目標,但又能讓自己感覺良好。它們對我們的長期幸福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有助于創(chuàng)造持久的社會紐帶。我們今天從游戲中獲得的大部分社會情感,不一定是內嵌在游戲設計當中的,它們更多的是一起花時間玩耍而帶來的副作用。
6號補丁:更宏大(Epic)的意義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微不足道。游戲讓我們投身到更宏偉的事業(yè)當中,并為游戲賦予了宏大的意義。
7號補丁:全情投入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難以投入。游戲激勵我們更積極主動、熱情洋溢、自我激勵參與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當中。
8號補丁:人生的升級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不得要領,而且費力不討好。游戲幫助我們感受到更多的獎勵,讓我們全力以赴。
9號補丁:和陌生人結盟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孤獨而隔離。游戲幫助我們團結起來,從無到有創(chuàng)建更強大的社群。
10號補丁:幸福的黑客
與游戲相比,現(xiàn)實令人難以忍受。游戲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好的建議,并嘗試培養(yǎng)更幸福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