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木然的眼神
? ? ?當我作為語文教師走進這個從高二開始組建的單招班時,我看到的是一雙雙對知識渴求的目光,除了那一雙木然的眼神。這木然,我無法完全用語言給予表達,似乎是魯迅筆下祥林嫂的眼神,又或是丟失了魂兒一般,我的不安感漸漸浮上心頭。待課后與班主任的交流,才知道她竟然考上過南通中學,一個進入了南通中學的學生居然淪落到此?我有些駭然,但是我從她如今的這種表現便不免為其父母心痛又心生敬意。九年的辛勞成就了父母的期盼,這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現實總是這樣的殘忍,在他們該收到贊賞的時候卻發現了女兒的異樣,難道這是凄美?一定要將美好的東西打碎了給人看才叫美?惋惜之余,我又心生景仰,父母覺察到女兒的異樣后,沒有選擇“教育”,沒有選擇“等待”,而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讓女兒轉入了學習壓力沒有那么大的職業中學,這么大的落差,我能想像到父母做決定時的不甘與決然。從那一刻起,我便開展關注著她。
? ? ? ? ? ? ? ? ? ? ? 減壓的生活
? ? ?聽說她是高一上學期快結束時轉入我校學習烹飪的,那時的她比現在的狀況更糟,雖然已不可親見,但是我可以想像當時的樣子,那一定是個雙目失神的女孩子了吧。我姑且不去論說“普教”的優劣,也不去評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但是我想這樣一個“問題”女孩的出現必然成為班主任的“惡夢”,在高考的重壓之下,她會走往何方雖不可妄語,但是似乎也不是那么難測。既來之,則安之!還她一個正常的生活吧。因為她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也不錯,只是對學習有莫大的恐懼,所以,我們在談及如何對她進行幫助的時候都非常默契地選擇了包容她的異常行為,不對她提及任何涉及她努力學習的要求,只可以適當提示她如何選擇學習方法。她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女孩子,較其他孩子有獨立的思考空間。從她的QQ空間,我總能看到各式的美食,“吃遍天下美食”是她的座右銘,我原以為這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對生活美好的追求與向往,然而,從不斷發出的日志,我知道我低估了她的決心,本該利用節假日復習點什么的她竟然跑到了北京、揚州、成都……竟然都是為了吃!我也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她當初“欣然”來到我校學習烹飪了。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吧,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更是如此。她愛美,愛將美表現出來,印象中沒有穿長褲的習慣,裙子是她的標配,夏天自不必說,即使在深秋,她也一定要穿上露出小腿的裙子,看得人有點哆嗦,而冬天僅是加上一條打底褲,依舊是裙裝!這或許又是一種堅持。
? ? ? ? ? ? ? ? ? ? ? ? ? ?收獲的快樂
? ? ?這一年,她無憂無慮地過活著,我們欣喜地發現她融入了班集體,有了自己的一圈朋友,可以如其他同學一樣嘻哈,她似乎找回了失去了許久的自己。“心理”的逆轉讓我們長久懸掛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即使只是達到這一點,我想我們的教育也是成功的,因為我們找回了一個“迷途”的孩子。這一年,我們沒有和她提及學習,卻時時在關注著她的學習。她是我們“看重”的學生,是給我們希望的學生,我們的目標是將她“送”進揚州大學!這一年,看到她節假日游走各地品嘗美食,我們嘆時光的流逝,只能戲言“再這么吃,至少胖十斤”;這一年,看到她尚沒有從迷途返回,我們憂歲月短暫,留給我們的時間并不多;這一年,看到她的成績稍有下滑,我們心急如焚,如何才能實現目標。
? ? ?高三的氛圍似乎變得有些不同,同學們在私聊自己想去的大學。一直徘徊在學習大門之外的她竟然在某天中午來找我了解她在全市的排名、單招錄取率以及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等信息,這讓我很是意。而后,我又聽說她在家對父母說她一定要考入揚大,還在我那句“再這么吃,至少胖十斤”的留言下回復“這十斤,我把它用到學習上”。于是,我看到了一位少年的崛起:她開始利用專業操作課、中午及放學后的時間勤練技能,她開始向任課老師求教解題方法,她開始全面地系統地進行復習……
? ? ?三年前種下一顆種子,在四月接受洗禮,五月收獲到沉甸的果實。2016年9月,她帶著我們的祝福如愿走進了揚州大學。